松萝酸活性作用机理及其物种资源研究概况

时间:2022-12-11 12:26:40 作者:壹号 字数:18886字
松萝酸活性作用机理及其物种资源研究概况松萝,机理,物种,活性,概况松萝酸活性作用机理及其物种资源研究概况松萝酸活性作用机理及其物种资源研究概况

  摘要:松萝酸是地衣中分布最广泛,含量最丰富的地衣酸之一,因早期作为抗生素而闻名于世。近20年来,有关松萝酸在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的活性作用机理不断有新的突破。研究揭示松萝酸主要通过影响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抑制细菌及病毒RNA和DNA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目的,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程序性凋亡及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等途径,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效果,并且松萝酸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迁移的能力。但与此同时,松萝酸作为减肥营养补充剂而引发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肝脏损伤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了科学界的关注。为更好的把握松萝酸资源研究开发的方向,本文对近20年来松萝酸在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活性方面的作用机理及肝脏毒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截至目前,松萝酸在隶属于35个属的种里被报道有分布,其中大多数是枝状地衣,其次为叶状地衣,壳状地衣只有个别种里有。该文也对目前已报道的含有松萝酸的属种及有关影响松萝酸含量的环境因子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以期为富含松萝酸的优良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开展后续活性作用研究需要面对的松萝酸种质资源问题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抗肿瘤活性,肝脏毒作用,作用机理,地衣,松萝酸资源;

  

  1.前言

  

  地衣是由共生菌(子囊菌或担子菌)和共生藻(或蓝细菌)形成的一个稳定的菌藻互利共生体,地衣体就相当于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Lumbsch,1998)。其中,地衣型共生菌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其在地衣体内合成了一类为地衣所特有的缩酚(羧)酸类化合物,这些化学成分往往积累在地衣体特定部位的皮层或髓层中,起着重要的生态功能(Nybakken & Gauslaa, 2007)。截至目前,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对地衣共生体的生存和生长起到怎样的生态作用,我们还知之甚少。但是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证明,地衣体内的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对其它生物(动物和植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已在日常用品、天然染料、保健品及药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Molnar & Farkas,2010) .

  

  其中,松萝酸是被研究的较为全面和应用比较广泛的化合物之一。它是一种二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最早是由一位德国的科学家W. Knop在1844年分离得到,并于1933-1937年被人工合成(Alahmadi, 2017)。在自然界中,松萝酸存在两个对映异构体,化学性质稳定,易溶于氯仿,难溶热乙醇和水。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松萝酸呈现出不同的结晶形态,如在丙酮溶液中呈现黄色斜方棱柱结晶,在氯仿乙醇混合液或者苯溶液中则呈针形结晶。一般认为松萝酸仅限出现在地衣体内,是由地衣共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但也有报道在植物致病真菌和非地衣型子囊菌中分离到了松萝酸(Bondarenko et al,1969; Sassa & Igarashi,2014)。由于松萝酸在地衣中分布广泛,并且易于分离纯化。因此自问世后,围绕松萝酸开展了一系列的生物活性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抗菌、抗病毒、抗炎等方面均具有显着的活性作用(Alahmadi, 2017)。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研究者逐渐将研究热点转向松萝酸活性作用机理研究。国内相比而言,研究工作还主要集中在松萝酸的活性作用,直到近几年才有研究者开始关注到其作用机理。伴随着松萝酸的活性开发及应用,跟随而来的就是其资源的获取和生产问题。本文拟就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在松萝酸几个主要热点活性作用机理及物种资源方面的研究报道作一系统回顾,以期为开展国内松萝酸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2.松萝酸的活性作用机理

  

  2.1抗菌活性作用机理

  

…… 此处隐藏4902字 ……

  

  [1] ALAHMADI AA, 2017. Usnic acid biological activity: history, evaluation and usage[J]. Int J Basic Clin Pharmacol, 6 (12): 2752-2759.  

  [2] ASPLUND J, SIEGENTHALER A, GAUSLAA Y, 2017. Simulated global warming increases usnic acid but reduces perlatolic acid in the mat-forming terricolous lichen Cladonia stellaris[J]. Lichenologist, 49 (3): 269-274.

  [3] BEGORA MD & FAHSELT D, 2001. Usnic acid and atranorin concentrations in lichens in relation to bands of UV irradiance[J]. Bryologist, 104(1): 134-140.  

  [4] BJERKE JW, ELVEBAKK A, DOMINGUEZ E, et al, 2005. Seasonal trends in usnic acid concentrations of Arctic, alpine and Patagonian populations of the lichen Flavocetraria nivalis[J]. Phytochemistry, 66(3): 337-344.  

  [5] BJERKE JW, LERFALL K, ELVEBAKK A, 2002. Effects of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PAR on the content of usnic and paricatic acids in two arctic-alpine lichens[J]. Photochem Photobiol Sci, 1(9): 678-685.  

  [6] BLANCOl O, CRESPO A, REE RH, et al, 2006. Major clades of parmelioid lichens (Parmeliaceae, Ascomycota)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ir morphological and chemical persity[J]. Mol Phylogenet Evol, 39(1): 52-69.  

  [7] BONDARENKO BN, LYSENKO ZA, ROGOZHINA AP, et al, 1969. Isolation of usnic acid from the actinomycete C-2167[J]. Mikrobiologija, 6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