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带来山村巨变 - 好支书黄爱林全力打造幸福蒋里

时间:2022-11-20 19:18:33 作者:壹号 字数:7439字

创新带来山村巨变

好支书黄爱林全力打造幸福蒋里

作者:彭志刚

蒋里村位于市区东5公里,横水镇西北端,共有村民2450人,耕地2620亩,尽管离市区较近,却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区村。黄爱林致富不忘乡邻,自2005年担任村支书以来,扑下身子,带头实干,创新发展,从改善群众生存生活条件入手,围绕惠民富民做文章,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的兴村之路。今天的蒋里,旧貌换新颜,道路通畅,环境宜居,群众幸福,生活和谐,被媒体誉为“生态新村”、“城东明珠”。

由“致富能人”向“魅力村官”转变

——造福家乡民心盼

沧海桑田,岁月如歌。几年前,蒋里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农村,交通闭塞,道路坎坷。“睛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环境差、收入低,蒋里与周边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群众反映强烈,状况亟待改变。横水镇党委政府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选好、配强村级班子队伍为切入点,开拓思路找能人,不拘一格选人才,把致富能人黄爱林推到了前台。

- 1 -

黄爱林在山西经营建筑业多年,致富有道,业绩明显。口袋殷实的他每每回家,面对家乡的落后,乡亲的困顿,常常心痛不已。面对镇领导的多次动员,看看全村群众的殷切期盼,他猛然想到,一人富是小富,共同致富是大富,家乡面貌不改变,自己再富也心不安。2005年,黄爱林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经过选举,以黄爱林为支部书记的新班子成立。在简单的就职仪式上,他向党委政府、家乡父老郑重承诺:让蒋里村五年大变样,十年奔小康,人人幸福,家家富裕。

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支村两委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为天职,投资400万元硬化了40000多米的通村道路、村内道路、田间道路,投资180万元平整土地280余亩,投资300万元接通了天然气,水利设施得到修缮,教育条件得到改观,为全村群众做了一件又一件大实事,推动蒋里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交通闭塞”向“四通八达”转变

——道路通畅民心顺

林州市向东发展的战略为蒋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向东延伸的长春大道、鲁班大道为闭塞的山村敞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在外创业多年的村支书黄爱林,深知机遇的重要性。

2005年,面对现实挑战和发展机遇,蒋里村新班子把第一个

- 2 -

发展目标盯在改变交通上,果断决策:修平村内路,打通出村路,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修路。黄爱林组织带领群众劈山开道,短短两年时间里,整修、拓宽、硬化了东、西、南、北4条宽10米长5500米的通村公路,东通蒋或村,西接东外环,南连长春大道东延,北通鲁班大道东延,畅通了与市区道路的连接,彻底改变了蒋里村交通闭塞的落后局面,使蒋里村从大山隔绝的封闭角落,豁然成为交通要地、投资宝地。

蒋里村的交通巨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关注和支持。2007年,老书记杨贵到蒋里村视察道路硬化时,看到蒋里村新修的道路宽阔平坦,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欣然题词:“自古坎坷崎岖路,如今坦荡光明途”,并为蒋里村第一条通村公路取名——“和谐路”。

2009年,蒋里村乘胜而进,再接再厉,把宽4米长8000余米的水泥路修到了田间地头,改变了千百年来驴驮人担,手推肩扛的耕种生活,实现了大小车辆畅通无阻、农用机械直达地头的机械化耕作,不仅方便了群众劳作出行,而且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村民们满脸洋溢着幸福逢人就说:从前道路不平,雨后泥泞人车没法行,现在我们骑着电动车去种地;以前收麦要七八天,现在只需坐在地头装麦子,一天就足够了,真是今非昔比啊!

由“传统生活”向“现代文明”转变

——生活宜居民心安

- 3 -

路修通了,出行问题解决了,但群众的生活条件依然落后,如果不改变群众的生存生活条件,就无法摆脱落后的生活方式,无法提高群众的文明程度。于是,黄爱林决心全面改善群众生存生活条件,改变村庄面貌,使群众生活方便、舒心,全力打造文明、宜居新农村。

…… 此处隐藏432字 ……

下,连绵不绝。刚刚挖出的管道深沟,瞬间落满了雨水。由于是在村中街道上挖沟,离群众房屋较近,对房屋基础不利。怎么办?为了保护群众的房屋地基,做到不有损于民,黄爱林当即决定:立即填埋!于是带着两委班子冒着大雨,会同闻讯前来支援的横水镇领导,苦干10余小时,把刚挖出来还没来得及埋设管道的深沟全部填埋,确保了群众利益,而他们都成了落汤鸡,为民之心令人感动。事后,黄爱林给村干部解释说,好事咱们可以干千万件,但有损于群众的事咱们一件也不能做呀。随着天然气管道的安装,饮用水管道同时铺设,深400多米的优质深地下水全天24小时流进家家户户,幸福与党恩也一同流进群众心里。

为了改善夜间公共照明,在村内三条主干道上,先后安装了普通节能路灯和太阳能路灯130多盏,方便了村民的夜间出行;为了提高社会治安水平,在村内道路关键位置安装高清摄像头22个,实现了全天监控不间断,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幅提高了百姓的安全感。投资5万元,修建了老年活动室,建成了健身广场,使村内老人老有所乐;为全村群众代缴了2012年度的合作医疗费用12万元,使本村居民病有所医,村民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由“贫穷落后”向“跨越发展”转变

——共同致富民心齐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