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城乡经济一体化现状_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1-20 19:14:08 作者:壹号 字数:3078字

贵州城乡经济一体化现状

第27卷第4期2009年7月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l.27 No.4

Jul.2009

贵州城乡经济一体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熊德斌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同时主要采用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二元对比系数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倍数、城乡居民积累差异倍数五个基本指标分析了贵州省1978年-2006年城乡差异的现状。分析得出贵州省存在较显著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经济一体化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二元对比系数中图分类号:F12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09)04-0041-06

一、(一)城、乡区域功能的演变

,,只有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

,本文的立足。因此必须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涵有较全面的认识与理解。

城、乡是一对区域概念,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从区域角度逐渐形成了以市场功能为中心的城镇区域与农业生产功能为中心的乡村区域。从历史角度考察城、乡区域的划分主要是为实现城、乡区域经济功能专业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城、乡区域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人力等资源向城镇聚集,城镇区域逐渐从市场功能衍生出工业、政治、文化等新功能形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乡村区域仍然以农业生产功能为主,城、乡差异由此而生。

城、乡功能的演变,强化了两大区域的社会分工,同时也导致了两大区域生产方式的差异,最终导致生产效率的差异,形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 此处隐藏0字 ……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后果

1954年,发展经济学家阿瑟 刘易斯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在《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

一文中提出: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部门,二是现代部门,从而构成一种“二元经济结构”。他以此提出要以城市为基础的工业化导向战略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就中国而言,二元经济结构无疑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1、城、乡贸易条件差异 城、乡生产效率是基础性的贸易条件,直接导致资源的流动方向。在城、乡二

元经济结构中,城镇拥有相对乡村先进的生产方式,在相同的资源条件下,城镇、乡村优质资源都会向城镇集中。同时由于政府职能机构集中在城镇,在公共产品分配中一般具有向城镇集中的趋势,长期结果致使

3

  收稿日期:2009-04-20  基金项目:2008年贵州省教育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研究中心课题(08JD009)。  作者简介:熊德斌(1971-),男,贵州遵义人,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