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时间:2022-11-20 17:47:56 作者:壹号 字数:2179字

思维导图

第25卷 第5期Vol.25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SICHUANCOLLEGEOFEDUCATION2009年5月

May.2009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刘晓宁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3

摘 要:通过统计1985—2007年间我国学者在思维导图研究方面所发表的论文,归纳思维导图在我国研究

的现状,指出国内思维导图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以及在读图时代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思维导图;本体研究;教育;教学doi:10.3969/j.issn.1000-5757.2009.05.109

中图分类号:H31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5757(2009)0520109203

  思维导图(MindMap)是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学者

托尼 布赞(TonyBuzan)基于对脑神经生理科学的研究,类比自然万物放射性性状,在分析了人们的笔迹习惯,以及在训练“学习障碍者”的实践中,维及其图形表达的研究成果。1971年,书,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学习,、韩国、日本、德国、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 此处隐藏0字 ……

在我国,思维导图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图”的使用使我们能大量快速地汲取信息,但同时它的魅影也遮蔽了我们对本真世界的深度认知,对“读书”还是“读图”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思维导图的出现,不仅是作为一种教学或

认识手段,式,,反过来又影响,,使“书”与“思维导图”,体现了语言、文字、图像三。人们普遍认为,语言关乎逻辑,文字关乎语言,而图画则关乎意义,对“图”的过度推崇会削弱对语言文字的观照,进而削弱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出现却说明,“图”不是人类逻辑思维的倒退,而是对人类逻辑思维的有力补充,有效地利用图形,可以系统、深化人类知识,不断创新,推动社会前进。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相关的文献,对思维导图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以期引起更多人对该领域的关注,促进其发展

3收稿日期:2008212221

 作者简介:刘晓宁(1983—),女,山东莱芜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