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慈善法律监管制度分析

时间:2022-12-11 12:12:29 作者:壹号 字数:17719字
网络慈善法律监管制度分析慈善,监管制度,法律,分析,网络网络慈善法律监管制度分析网络慈善法律监管制度分析

[摘要]中国网络慈善事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网络慈善平台鱼龙混杂,参与主体和利益诉求多元,加上程序缺乏相应体制和法律的监管,网络慈善一度亮起“信任危机”的红灯。文章认为,需要在监管层面解决网络慈善面临的困境,提高整个慈善事业的公信力,通过法律规范给公众参与慈善活动提供依据。

[关键词]网络慈善;法律监管;信息公开;可持续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及普及相对较晚。但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使民众的生活空间拓展出了新的领域,网络慈善也随之应运而生。它是指随着互联网发展形成的新的慈善模式,利用网络提供的技术和平台,推进慈善事业的新发展。近年来,网络慈善的形式和平台不断增多,网络慈善迅速膨胀的同时却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因此时常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引发社会争议。如何规范和调整网络慈善行为,成了解决网络慈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我国网络慈善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贫富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制度不健全的前提下,慈善作为一种基于道德与习惯调节的伦理分配方式,在当下的中国仍有必要大力推行。网络慈善是传统慈善在网络领域的扩展,但又与传统慈善存在诸多不同。首先,网络慈善平台便利多样。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大部分的国民都能参与到网络活动中。第三方支付的开发应用下,快捷支付更是降低了网络慈善的成本。网络慈善平台种类多样,阿里巴巴、新浪、腾讯等几大网络平台推出的众筹、轻松筹和多种公益项目,使人们可以迅速关注和帮助需要救助的对象。其次,网络慈善的参与门槛较低、主体广泛。发起网络募捐和进行网络捐赠对网民没有严苛的要求。因此,网络慈善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参与。最后,网络慈善传播速度较快,影响力大。传统慈善因为地域、形式、受众等因素的影响,能够调节和配置的慈善资源较少。网络慈善打破了传统慈善的壁垒,通过快速的网络传播扩大影响力,增加了募捐者受到救助的机会和保障。网络慈善还在经历着从公益到私益的转变。最初,民众参与到网络捐赠大多是因为一些如“5•12汶川地震”这样的重大社会事件。但近年来,财富社会本位思想的传播和社会对个人关注的加强,网络私益募捐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伸以援手。募捐组织或个人因特定或不特定个体遭受重大疾病、重大事故、重大灾难而在网络发起救助的事件经常出现。但因募捐主体的不特定性和隐蔽性,网民捐赠时分辨真假的难度加大。信息不透明导致的诈捐骗捐、善款被挪作他用的现象时常见诸报端,网络慈善不断发展的同时又受到诸多质疑。

二、我国网络慈善法律监管制度困境

同传统慈善事业所遭遇的困境一样,现阶段慈善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几乎均与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滞后有关。网络慈善基于公众的道德,利用公众的资源做公益,在制度不成熟、法治不健全的环境中,衍生出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一)募捐主体和程序缺少规范

…… 此处隐藏3989字 ……

[2]郑功成.慈善事业立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胡晓梅,胡帆.大数据视域下我国网络慈善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1-74.

[4]王众.我国慈善私益募捐的法律规制[J].学术探索,2015(9):51-55.

[5]冷传莉.社会募捐中捐款余额所有权问题探析[J].中外法学,2006(2):209-222.

[6]程昔武.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向鹏.关于完善网络募捐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3):87-93.

[8]韩振秋.“新常态”下慈善组织发展路径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79(3):20-24.

作者:宋平 单位:华侨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