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30 09:50:16 作者:天下 字数:23611字

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育规划5篇

教育规划要重视内容的整合和收拾,经过科学组织和编列常识系统,构成合理、有机的教育结构,提高学习效果。这儿给咱们共享一些关于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育规划,供咱们参阅学习。

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育规划

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育规划【篇1】

教育方针

1、知道“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爱情地朗诵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誊写描绘窗外安静的语句。

教育要点

本课的教育要点是引导学生经过对课文的全体掌握和对要点词句的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和睦联合以及他们美好的学习日子,领会贯串全文的自豪、赞许之情。

教育难点

领会描绘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烈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课时组织

2课时

教育进程

榜首课时

一、创设情形,导入新课

1、播映《爱我中华》视频,说说你知道片中哪些少量民族。

2、教师相机拿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及出示相关词语: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

3、顺势切入。

这么多民族的小朋友同你们相同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校园上学了。(板书课题)想去看一看吗?

二、新课学习

(一)初读课文,兴趣识字

1、自学课文:

画——要求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知道的生字;

标——标出天然段的序号;

读——不知道的生字凭借生字表中的拼音读一读,也可讨教同桌;

荐——小组内组长组织读一读课文,相互正音,并做好引荐一位组员的作业。

2、沟通反应:

(1)出示生字:引荐组员相互竞赛读生字,其他学生做评委。

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认读新词:请同学们在课文中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语和生词。

自在预备后同桌互读。

(3)试读课文:指名读课文,正音。

发问:民族小学有什么特别的当地?你喜爱这所校园吗?

(二)再读课文,赏识朗诵

1、校园那么美,你从书上的哪些当地看出来?请你有爱情地把这些语句读一读。

2、学生再读课文,把以为美的语句用曲线画出来,并读一读。

3、小组内沟通自己喜爱的阶段。

三、辅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

2、教师侧重辅导“晨、静、装”。

3、学生练写。教师巡回辅导。

四、讲堂总结

这节课咱们知道了生字、读通了课文,知道了大青树下这所美丽的小学,感触到了各民族孩子学习日子的高兴美好。

五、作业安置

1、仔细书写生字词,做到标准规整。

2、熟读课文,想一想大青树下的校园给你什么形象,从哪些语句领会到的。

第二课时

一、游戏温习、导入新课

1、“捉蝴蝶”:把蝴蝶状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台摘卡片认读词语。

2、开火车读:教师恣意抽一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评出优胜小组。

二、新课学习:朗诵感悟,美读成诵

1、全班沟通美句。教师随学生答复相机教育相关阶段。

如榜首段:

(1)那艳丽的民族服装,把校园打扮得愈加绚丽多彩。

可以展现学生课前收集的少量民族的服装,来了解“艳丽”。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爱戴的教师问候,向高高飘扬的国旗还礼。

可以进行幻想说话,情境扮演。同学们会跟小鸟说什么?跟教师说些什么呢?见到国旗同学们会想些什么?说过之后让学生演一演。

(3)早晨,从山坡上……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你似乎看到小朋友是怎样上学的?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沟通描绘。

(4)你上学的榜首天是怎样想的?

学生各抒己见。

(5)是啊!开学了,又可以见到朝夕共处的教师、同学,又可以在美丽的校园学习新身手,是多么激动高兴的事啊!你能用这样的心境读读这段话吗?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沟通。

第三段:

(1)这时候,窗外非常安静,树枝……如同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是那样猎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从哪些当地可以看出窗外很安静?这些小动物为什么会如此安静?用“由于……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引导学生领会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同学们非常专注听讲。

(2)下课了,咱们在大青树下……也赶来看热烈。

假设你是“小鸟、松鼠、山狸”看到同学们玩会怎样想、怎样说?

第四段:

…… 此处隐藏5316字 ……

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

图书室里教育楼前大树下

收拾板书

大青树下的小学

校园美丽民族联合日子欢喜咱们心爱的小学

教育感悟

在教育本篇课文时,我首要仿照课文的结构办法,并凭借有关提示语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校园,不但为学习课文内容和了解课文的叙说层次做了衬托,并且逐渐打破本课的重难点。教育中,经过初读课文,引导学生从全体上掌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学习有关的生字词。第二课时的教育,我力求表现阅览教育的基本特征,经过运用比较的办法对词句进行品读,把以读悟“语”和以读悟“情”结合起来,使语文的东西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有机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