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丽江疗伤》读后感10篇

时间:2022-11-24 16:06:50 作者:壹号 字数:17042字

《去丽江疗伤》读后感10篇

  《去丽江疗伤》是一本由宋慕新著作,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去丽江疗伤》读后感(一):天凉好个秋

  也只能是还行吧,自序和标题的文字有点吸引我,15段故事的话,多是70后,年纪大了,谁还没有点故事。而且这故事看下来,总还是有一点凄凉。我在北京几年下来,身边来了又走的人,有的也是有故事的,那故事比电视里的肥皂剧更有剧情,也更真实。总觉得识尽愁滋味的人,是不会诉说自己的过去的。至少我是不爱讲过去的,那些回忆,自己偶尔会想想,只是不愿分享。有时间,还是希望自己去丽江看看,只是希望,不要味道变得太多。

  丽江,等我。好像和情人在讲话的样子。

  《去丽江疗伤》读后感(二):推荐的人到底和作者多大仇啊?

  = =~这到底是多大的仇啊,是要把作者捧杀?姑且不说这本书的拔草能力如何。光是看到那些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文艺味的诗词我就感到一种蛋蛋的忧伤。作者真不容易,花了数月的时间收集到15个隐居故事。可是少年啊,难道你不知道网络上有个社区叫天涯吗?要这种故事你上天涯啊~比这更煽情更治愈更尿性的故事多了去了。矮油,突然发现我都多少年没去天涯逛过了,好吧,我现在去天涯疗伤……

  《去丽江疗伤》读后感(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丽江梦

  有人说,若有一个地方,让你老了便深深依恋,想留下,想老死,那就是丽江。也有人说,不要轻易去丽江,因为她会把你留下。

  我一直都有一个丽江梦,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去。

  前段朋友去了丽江,他说,也就那样。。。

  我的丽江梦,仅仅只是我的丽江梦??想象中的丽江,亲眼体验过后或许发现自己没有想象中那样的喜欢?一切都是未知的。需要自己亲自体验。或许,满身疲惫,患了病的人才会深深地恋上丽江。

  带着好奇、带着渴望、一边听着佛教音乐与大冰的歌曲把《去丽江疗伤》看完了、心中升起一股莫名其妙的感觉、、、看到里面的丽江人的故事、我深深感动,敬佩,偶尔鼻子还会酸酸的,很想真正认识他们、这只是因为我只是个还没见过世面的小女生吗?不得而知。

  我想,我的一切疑问,都会在我真正踏上那方净土后,逐渐给我答案的。

  《去丽江疗伤》读后感(四):2个令人心动的故事加13个流水账

  相信大多数人拾起这本书是因为“丽江”两个字。me too。不过翻阅完后略显失望,除了开篇的小秋和之后一个帅小伙的故事外,其他故事的叙述似乎都流于形式,全是小时候怎样怎样,之后某个机遇突然飞黄腾达,然后某个命运突然一贫如洗,最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到了丽江,受到内心的感召,在此安度残年等等。不得不说这本书是写给有相似经历看的,作者大概是想通过去丽江前后的对比突出主题,但显然不是很成功,起码如果我没有过坎坷经历,丽江与我也没有足够致命的吸引力。

  tw,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去丽江疗伤的前提是要有钱到足够任性么?一个个开酒吧开客栈的,还一开就开好几家,再不济也是身边有名画名碟的,没钱了就随便卖几张。我一个没手艺没经历的普通青年要揣个1000块去丽江,是不是就是去作死了??以上。

  《去丽江疗伤》读后感(五):书名起的有点俗 但是内容不错

  这本书读的很快,本来昨天心情不太好,便闭眼凭感觉从书架上抽了一本下来。之前买它还是因为要做旅游类的专题,自己的专题没做好,却把别人家的图书买了一堆……后来就慢慢忘记了。偶尔想看,总是因为这个书名,就放弃了。谁想闭着眼睛竟然抽到这一本,感谢GOD的旨意。

  心情不好来读,没想到越读心越发舒畅了。

  是的,这本书写的是病人在丽江的生活,写的是社会边缘人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很鲜明的个性或者大大的故事,他们是草根中的明星。

  读着他们的故事,我仿佛看到我的同类。

  那么如果真的能有那么一天 我愿意放弃所有来这里 在仿佛时间静止的空间待下一辈子。

  没有牵挂 兀自一个人

  可能我会有很多很多美丽的邂逅,但那是烟火,不是面包。

…… 此处隐藏2560字 ……

  “丽江是一首湿漉漉的诗,带着淳朴、清雅和绝美,从玉龙雪山飞流而下,蜿蜒流过你尘封已久的心,洗涤你的浮躁、倦怠、市侩和平庸。”

  或许,丽江更像是罂粟,旖旎的精致和迷幻的风韵恰似迷人、绚丽的花,鲜花背后是熨帖、抚慰,也是瘾、是毒。它以“花朵”诱使你来,任你宣泄、冥想,甚至放纵、沉沦。以安静的姿态倾听你,这分安静恰似默认与接纳,让疲于喧闹都市生活的躯体、饱受情感灼伤的心,还有历尽“梦想”(或生活、或艺术、或事业)感召、淬炼、折磨的灵魂着备受“礼遇”,它为你安神、它为你止痛,并不露痕迹地将你引入一种令人迷幻的“云梦仙境”。继而,你迷恋它、膜拜它,对它欲罢不能。

  若你想买一本有关丽江的旅游指南,并选择了《去丽江疗伤》,那么你必将因为误读而感到失望;但若你正纠结于厌倦的都市生活、情感记忆,并喜欢听故事,那么这本书或许是不错的选择。那些绵密幽婉、清灵俊逸的文字,以及那些精美的图片都非常撩人。

  对我而言,书名《去丽江疗伤》是被一种声音、一种气息和一种情调浸染的。这种声音里交织着呻吟、呐喊、饮泣、流水的潺潺、鸟儿的啁啾,以及缭绕的梵音;这种气息里混合了酒精、咖啡、烟雾、颜料、脂粉、经久不通风的暗室里沉闷的空气,以及莫名的熏香的味道;而这种情调则夹杂了恬淡、压抑、沉醉、迷离、凄惶、颓废……

  在这本书里,作者宋慕新以记者客观的态度、艺术家唯美的视角,还有医生忍耐的心性倾听、记述了15个人物的故事。他们客居丽江,大多出生在70年代,不同程度地患有“爱情病”、“都市病”、“事业病”、“抑郁病”……在他们身上,你或许可以找到丝丝缕缕自己的身影。有人说,读了那么多“病历”让人感到压抑,甚至不由自主地沉沦。我却从中读出了另一种类似宁静、悲悯的心绪和情怀:切不必把自己一时、一事的悲苦视为一生的宿命,芸芸众生,谁不在喜怒无常的命运漩涡里颠簸、挣扎?自己的那些困厄或许不过是别人险峻人生旅程中的一个情节、一个段落。所以,对自己、对别人都不必过于苛刻。

  相比于15个故事,作者在每个章节前“原汁原味”的文字更耐品味,它们基于故事却又游离于故事之外,类似记者访谈任务过后的札记,思绪曼妙、语言纯美,有诗歌的韵致,又有散文的飘逸,最现作者才情。

  在一个有关茶道和禅悟的微博里读到这样一段文字:“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我以为,佛为心即“善”,道为骨即“逸”,儒为表即“雅”。颐心、修身、养性乃一生的大工程,需要智慧和坚忍。

  书中的不少主人公在寄身丽江的同时也开始参禅礼佛,可以将之解读为一种仪式,也可以理解为对深层次拯救的渴求。“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人生于静态即是旅程,来来往往皆是过眼风景;人生于动态即是修行,每个人都是自己内心的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