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时间:2022-11-21 00:24:55 作者:壹号 字数:32756字

1 秋天向我们微笑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烦恼”、“觅食”等生词的意思。

2. 品析美的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产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图片、课件或实物等。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秋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 情景激趣。出示反映秋天的图片或反映秋景的课件,配以轻音乐伴奏下的画外音,初步感知秋景,激发孩子们对秋天的热爱。 2. 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秋天向我们微笑。 (2)齐读课题两遍。

(3)谈谈你读了课题后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读准课文。

2. 检查生字认识情况,多种形式识记,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 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新词。

4. 指名读诗,分组读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5. 思考并回答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

1. 自读思考,看看自己从诗中知道了秋天微笑着向我们走来,都带来些什么,自己是否喜欢。

2. 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节诗主要写了秋天里的什么景物,讲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3. 总结课文大意。

四、品读重点诗句,感悟景物特点和秋天的美丽

1. 再读全诗,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注意思考,也可旁批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2. 小组交流、补充。

3. 全班交流,鼓励补充、争辩。

4. 你认为要怎样读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试读→组内读→抽代表读→点评→再试读→范读→齐读。 教师适时相机指导学生体会这些关键诗句。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秋天的美、诗句的美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背诵课文。

六、拓展延伸,课外阅读

1. 除了课文中描写到的景物外,你还知道哪些景物也是秋天特有的? 2. 找找描写秋景的文章读读。 3. 推荐《秋色赋》。 七、作业

1. 指导书写生字,注意扩词。

2. 完成课后的“小练笔”,可引导学生先说后写。 3.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桂子飘香

秋天-----果实成熟-----秋色迷人------喜爱之情 动物欢歌

黄叶飘落教学目标 教后记:

2 三棵银杏树

教学要求:

1、抓住语言文字,使学生认识银杏树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进行读懂每句话和注意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偶尔、虽然...却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欣赏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读书,认识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和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略)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理解词语;

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全文;

3、读懂课文第1、2两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读题。简介作者和有关银杏树的知识。

二、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三、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全文所讲内容。

四、学习第1自然段。通过读书,知道这段四句话所讲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通过比较“似乎”一词的用法,知道银杏树有生长慢的特点。

六、作业。

1、抄写本课新学词语。

2、阅读思考课后1、(2)(3)(4)题。

第二课时(详)

教学目标:

1、自由读3-7自然段,了解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2、再读3-7自然段,说说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

3、通读3-7自然段,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说这三棵银杏树分别生长在哪里?学生说,老师画简笔画(或采用多媒体教学)。

二、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齐读一次。

三、自由读3-7自然段,了解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三棵银杏树随着季节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指出读书要字字入目,做到过目不忘。)

2、学生自由读。

3、读后指出随着季节变化,即是找出冬、春、夏、秋银杏树各是怎样的?要求再看书,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

板书设计:冬 春 夏 秋(样子)

4、指名说,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录像(或采用多媒体),直观感受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5、让学生补充,老师点拔。

6、同桌互说一次后指名说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相机板书有关样子的词语。)

四、再读3-7自然段,说说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

1、(出示幻灯图)让学生分清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各部分。

2、让学生再把3-7自然段仔细看一遍。用? ? 符号标出最能体现干、枝、叶、花、果特点的词语。

3、指名说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

4、听后补充,教师点拔。

…… 此处隐藏7404字 ……

②描写中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 ③用词准确,表达合理。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写法,写一种自然景色 板书设计: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