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

时间:2022-07-15 05:07:38 作者:天下 字数:17289字

心理委员是班委会的成员之一,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各班同学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其特点就是帮助同学塑造健康的心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_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

第一章 班级心理委员的内涵

1、什么是心理委员制度?

心理委员制度是指学校班级设立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职责的班委成员的制度,它于2004年诞生于天津大学并随后在我国大陆地区的部分高等院校以及中小学校中迅速得到传播,是近几年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蓬勃发展这一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是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推向深入的产物,是学生自助与助人需求的统一体现,也是我国学校教育中学生干部制度和学生自我管理制度相结合这一传统的沿革和新发展。

2、什么是心理委员?

心理委员是为班级同学、寝室同学及身边朋友提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帮助的人,他们是班级学生干部,他们以平等、尊重、服务同学的态度为有相关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承担或协助实施针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事务或活动。

心理委员通常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拥有胜任该项工作的个性特征,经过系统的培训之后,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担任本职,接受院系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双重领导,工作的同时还需接受长期的专业指导和监督,以便于有效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章 心理委员的遴选

班级心理委员是校园心理健康预警和援助体系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他们生活在学生之中,最容易发现问题,最容易彼此沟通。通过对遴选出的心理委员进行选拔培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染力,可以让心理委员在自助的基础上学会互助,在互助中和谐成长。

1、竞选班级心理委员的意义是什么?

班级心理委员同其他的班级干部在某些地方是类似的,都是在班级为同学服务的一份工作。通过每学年或一个固定周期竞选的班级心理委员,通过竞选的形式担任班级干部,对其本身的心理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在自我成长的基础上完成对同学的帮助工作。

通过竞选成为班干部的人一般具有三个特点:自信心强、说服别人的能力强、协调能力强。而这些属于情商EQ范围内的能力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比智商IQ更重要,更

能决定人能否融入他人,能否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因此,那些长期在学校里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在社会中更容易适应。这些特点同样反映在班级心理委员的身上。

2、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热爱心理学知识,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有敬业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

2热爱同学,在学生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学习成绩良好包括良好以上,保证其学有余力担当此任;

4心理行为要符合年龄特征;

5善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6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7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人乐观开朗,能够做到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8能够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保密原则。

3、心理委员的选拔程序是什么?

1自荐方式

个人填写《心理委员报名表》,并参加班级干部竞选,其后上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审核;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报名表,结合心理委员的基本要求进行审核;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审核结果反馈到系、班级,正式确定。

2学生、老师推荐方式

参加班级干部竞选,由学生、老师写好推荐信,推荐信内容包括被推荐人姓名、性别、学院、年级、班级、性格、爱好、个人意愿等基本信息,再上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审核;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推荐信,结合心理委员的基本要求进行审核;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审核结果反馈到系、班级,正式确定。

3年度选拔制度

心理委员首任期为一个学年,根据年度考核结果确定是否连任,具体程序如下: 心理委员填写《心理委员续职申请表》,上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审查;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申请连任者进行面谈,根据面谈情况、心理委员考评结果以及《心理委员续职申请表》确定是否连任,原则上年度考评不合格者不连任;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连任结果反馈到系、班级,正式确定;

心理委员确定后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存档备案。

…… 此处隐藏3372字 ……

★ 最新心理主题班会策划记录内容

★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主题班会优秀范文

★ 大学心理协会工作计划

★ 6月高三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活动方案五篇

★ 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 学校心理咨询室实施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心理健康活动策划方案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