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解释学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时间:2022-12-11 12:35:31 作者:壹号 字数:20822字
哲学解释学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解释学,政治理论,哲学,思想,研究哲学解释学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哲学解释学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摘要:哲学解释学以“理解”为研究对象。理解是对文本的理解,理解的程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直接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课堂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理解。在解释学视域下挖掘前见、间距、解释学循环、视域融合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有利因素,目的在于找到一种全新视角以提高高校思想教育质量。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承担着提高高校学生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下,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标准已经超越了以往以分数为核心的范式,转换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标准,人民满不满意才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好标尺。解释学是以理解为研究对象的,而理解是对文本的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来自于教材,亦即文本。解释学中的作者、读者、文本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通过对解释学中的前见、间距、解释学循环、视域融合4个概念的解析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外化向内化的过渡,这给当前效果不太明显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

一、以哲学解释学视域研究高校

…… 此处隐藏5537字 ……

[2]张光陆,张华.解释学视域下的对话教学:特征与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51-55.

[3]陈海飞.解释学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4]张光陆.解释学视域下的对话教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肖恩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M].张光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潘德荣.西方诠释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7]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8]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徐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