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灵长类动物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2-12-11 12:13:57 作者:壹号 字数:15569字
非人灵长类动物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进展灵长类,研究进展,局部,模型,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进展非人灵长类动物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进展

  摘要:由于多项转化研究的失败,卒中治疗专业委员会建议,应该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局部脑缺血模型上进行临床前研究。采用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局部脑缺血模型与人类卒中发病过程一致,而且还可以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因此是模拟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与治疗过程的最佳动物模型。目前研究采用多种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模型,结果也不一致,本文将对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总结,对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和潜在应用进行分析。此外,本文还根据不同类型的栓子,不同的闭塞部位,异常的血流动力学和可能的应用范围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选择合适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将有助于推动转化研究开展。

  

  关键词:卒中; 动物模型; 非人灵长类动物;

  

  卒中是成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已有1000多种神经保护药物在细胞和啮齿类动物模型上证实有效,但转化到临床应用中却均以失败告终[1].其中重要的因素是人类与啮齿类动物存在巨大的种属差异,而非人灵长类动物(nonhuman primates,NHPs)在组织结构、免疫、生理和代谢等方面与人类高度近似,因此美国卒中治疗专业委员会建议,新的神经保护药物进行临床试验之前,在NHPs模型上进行临床前研究[2-3].

  

  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是人类脑缺血的多发部位,绝大多数的脑缺血模型都是针对MCA展开的。NHPs局部脑缺血模型的建立方法可大致分为血管内介入方法和开颅手术方法,其中血管内介入方法的模型制备过程与脑卒中的发病过程非常相似,因此值得特别关注[4].按照血管再通情况,NHPs局部脑缺血模型可分为缺血再灌注和永久性缺血两类。本文将就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NHPs局部脑缺血模型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

  

  1 永久性脑缺血模型

  

  永久性缺血模型是指制备局部脑缺血模型后不能或不必进行干预,不会出现自发再灌注的方法。制备NHPs永久性缺血模型所用的栓子包括线栓、聚苯乙烯球、黏合剂等。通过微导管将上述栓子注射到NHPs的MCA,栓子闭塞血管区域将出现局部脑缺血,并且即使给予溶栓药物也不会实现再通[5-7].该方法具有目标血管闭塞完全,梗死灶明确等优势。

  

  最初研究采用黏合剂作为栓塞物质,通过微导管将黏合剂注射到NHPs的MCA区域,随后影像学验证黏合剂闭塞MCA分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证实出现梗死灶。但是,该研究发现梗死灶大小(3.38 ~ 20.5 mL)差别很大,提示注射的黏合剂并未在注射部位局部闭塞血管[5].因此,闭塞部位的不确定性导致模型症状和梗死灶的不均一性。此后研究中,Zhang等[6]采用丝线作为栓塞物质,通过微导管将丝线送至MCA分支M2段的远端,他们发现恒河猴脑缺血模型梗死灶较小,而且模型出现对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为了更好的控制侧支代偿血流的作用,Tong等[7]采用丝线作为栓塞物质,通过微导管将丝线送至MCA分支M3段,而后撤出微导管至M1段,在此置入丝线。该研究发现,通过该方法可以降低侧支血流对于梗死灶的影响,梗死灶位置和大小相对恒定[7].在永久性缺血模型中,通过微导管辅助,栓塞物质能够准确闭塞MCA分支血管是制备NHPs脑缺血模型的关键。该模型的缺点是由于栓子不是血栓,尚不能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取栓等治疗。因此该模型可以很好的诱导局部脑缺血的发病过程,但是不能模拟干预过程。

  

…… 此处隐藏3307字 ……

  参考文献

  

  [1] O'Collins VE, Macieod MR, Donnan GA, et al. 1026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in acute stroke [J]. Ann Neurol, 2006, 59(3): 467 – 477.  

  [2] Fisher M, Feuerstein G, Howells DW, et al. Update of the stroke therapy academic industry roundtable preclinical recommendations [J]. Stroke, 2009, 40(12): 2244 – 2250.  

  [3] 田朝阳, 杨守凯。 非人灵长类动物在医学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9, 19(6): 74 – 77.  

  [4] Wu D, Chandra A, Chen J, et al. Endovascular ischemic stroke models in nonhuman primates [J]. eurotherapeutics, 2018, 15(1): 146 – 155. 

  [5] D'Arceuil HE, Duggan M, He J, et 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Macaca fascicularis: acute and chronic stroke evolution [J]. J Med Primatol, 2006, 35(2): 78 – 86.  

  [6] Zhang X, Tong F, Li CX, et al. Temporal evolution of ischemic lesions in nonhuman primates: a diffusion and perfusion MRI study [J]. PLoS One, 2015, 10: e011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