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创新的五个维度

时间:2022-12-11 12:13:42 作者:壹号 字数:15364字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创新的五个维度维度,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创新的五个维度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创新的五个维度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推进传统文化的当代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器物”、“精神”、“技艺”、“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符号”等五个层面协同推进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创新;五个维度;系统工程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创新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产物,在漫长的农业社会生产条件下,我国先民的家庭经济形态长期保持着稳定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态,人们紧紧依附于土地,靠天吃饭,这也催生了《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以及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政治思想,昭示着传统文化先天的生命力和保守性。但中华先民从炎黄时期开始就在广袤的东亚大陆进行着不同部落集团的战争与融合,秦汉大一统的帝国构建以后,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在大多数时间里处于活跃的状态,这又促使传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碰撞时不断进行着自我调适与创新发展,从而使其原本就有的兼容、开放与创新的因子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近现代以来,尽管传统文化受到各种怀疑、批驳、打击与毁坏,但中国人从未从精神上、思想上丢弃这上下五千年创造的璀璨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加快的进程,勃兴了一场“文化热”的思潮;90年代初期,一场波及整个学术界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主题的大讨论,使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2004年韩国首尔成立了全球首家孔子学院,说明了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与世界不同国家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天然纽带与桥梁的作用。2014年在纪念孔2565周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2017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都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创新,已经从民间思潮、学术探讨层面上升到国家意志层面,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传统文化的当代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本身有广义和狭义之别,方克立说:“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构成体系。”[1]85他从思想文化的层面定义传统文化,当然是侧重于狭义文化的视角。苏菡丽、刘小刚说:“中国传统文化即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以自然经济、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包罗自然、社会、政治、伦理、宗教于一体的,以‘天人合一’、‘天人合德’为最高价值的一套有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定义,显然是有点失之狭隘。如果我们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哲学思想、乃至儒家思想的领域,就会以偏概全,难以求得传统文化的本真;而且也很难与当今的社会实践与人们的普遍思想真正联系起来,也就不能实现人们对传统文化广泛的心理认同。从广义文化的视角看,文化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精神产品本体不能孤立地存在,它必须附形于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显现于世”[3]。中国先民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物质遗产:建筑、雕塑、服饰、陶瓷、饮食等等,同样是传统文化最鲜明的写照和最形象的诠释。今天,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探究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当代创新的课题,不应仅局限于精神、思想的层面,而应该将传统文化置于广义的视域下系统审视之。笔者认为:建立在对广义文化结构与层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当从“器物”、“技艺”、“精神”、“语言符号”以及“风俗习惯”等五个层面协同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之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并融汇创新,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传统文化当代创新应把握的五个维度

…… 此处隐藏2790字 ……

[4]仇保兴.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中国名城,2008(1).

[5]习近平.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N].陕西日报,2016-04-13(2).

[6]陈先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1997(2).

[7]心痛!这项源自中国的传统技艺,却被美国人注册了专利[EB/OL].

[8]杨永德.文化与风俗习惯[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

[9]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张立文.中国传统文化与语言符号系统[J].浙江学刊,1989(1).

作者:于成宝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