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论文

时间:2022-11-24 11:24:43 作者:壹号 字数:34369字

篇一: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综合版

【摘要】 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的蓬勃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正在成为世界由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企业信息化成为中国信息化领域最受关注的发展重点,并被明确为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国策的实施重点。党的十六大再次充分强调了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房地产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更是刻不容缓。

[摘要]信息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在网络经济时代,一个企业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将成为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在不久的将来,没有企业信息化,就没有企业现代化,也就没有企业对市场的敏捷应变能力。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时代所需、企业发展所需。本文通过对信息化建设的自身体验,

提出了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管理构建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集成,其核心要素是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寻找自己的潜在客

户,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达到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快速应变的目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改变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和网络化管理,实现面向客户的集成化管理目标。这就要求对企业管理进行重组和变革,重新设计和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使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传输更为便捷,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管理者与员工、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直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逐步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同步发展,通过四流系统将原来管理金字塔体系打破,实现扁平化的流水线管理方式,通过这个主线条衔接并重建每个员工、每道工序、每个部门的数字化基础,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可随时调用生产、采购、财务等部门所有数据,即实现资源共享,又实现实时监控,同时防微杜渐。这样,在新的管理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数字化管理才能成为企业走向网络化,信息化的坚实基础。

一 企业信息化管理初探

摘要:为提高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本文从信息技术支持下

的企业变革过程管理,企业运作管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化实施过程管理三个方面,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具体内容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管理;企业管理

对企业信息实施过程进行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功率,降低信息化实施的风险和成本。企业信息化工作不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和管理的融合问题,是涉及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业务管理、生产流程以及与外部的政府、机构、供应商、客户等多环节的系统化工程。[1]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包括信息化战略、信息化规划、信息化工程实施及信息化技术产品等方面。[2]具体来说,企业信息化管理主要包含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变革过程管理、企业运作管理以及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化实施过程的管理。

一、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变革过程的管理

…… 此处隐藏8875字 ……

1.2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从此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近二十年里,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劲的经济实力、发达的工业化基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其在知识产权上的龙头地位率先大力发展信息化,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居于领导地位,并借助于信息化的成功牢牢地控制着全球资源和市场。

美国提出虚拟企业、企业流程再造以及学习型组织、MRPII、CIMS等理论,集中反映了其对信息化的远见卓识与先进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思想,也为全球企业信息化提供了合理的、可供借鉴的组织模式、管理模式。由美国国防部委托里海大学雅柯卡研究所主持研究的《21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一文中提出的敏捷制造企业,这种面向21世纪的企业信息化模式在当今美国已经形成。

日本是最早开始对信息化进行研究的国家。日本企业十分善于学习,并对其他国家关于企业信息化方面的先进思想与成功经验积极引进,再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装备,极大地促进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国外对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模型主要有诺兰模型、米歇模型、IT平衡计分卡等。

1.2.2 国内研究动态

与国外相比而言,我国学术界、理论界对于企业信息化的研究无论是时间、还是内容上都要相对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