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技巧

时间:2022-11-21 04:38:49 作者:壹号 字数:10234字

高中语文精选 古代诗歌阅读技巧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锦囊妙计】

古体诗(古诗) 古体诗 乐府诗

五言绝句

绝句 七言绝句 近体诗 按体裁 五言律诗 律诗 词 七言律诗

小令

曲 散曲 套数 剧曲 (一)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

这个概念和通常说的“古代诗歌”不同,是专用名词,和唐代形成的近体诗相对存在。 广义的古体诗指唐代以前各种诗歌体裁,这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陶渊明的诗歌等,还包括唐及唐代以后文人仿古的诗作,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比如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这些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狭义的古体诗,仅指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

古体诗的特点是:每篇句数不限,每句字数不限,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押韵也可换韵,句与句间没有平仄对应和用词对仗的要求。一句话,古体诗格律上比较自由,同近体诗在格

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不同。有的古体诗句数、字数和律诗相同,但用韵、平仄和对仗都不同于律诗的要求,所以仍是古诗。 (二)近体诗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

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

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

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

归纳起来,近体诗的特点有四个:①句数固定;②押韵固定;③讲究平仄;④讲究对仗。这四点也是近体诗与古体诗的主要区别。 (三)词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南唐之际,大盛于宋,以后作者则代不乏人。它原本是配合燕乐(兴起于隋唐,由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与外来音乐融合而成,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燕,同“宴”,因常用于宴会,故名)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式样。

因为配合歌唱,所以最初称曲、曲子词,又因长短不一,所以又称为“长短句”,又因为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称“诗余”。

词根据长短的不同及乐调的变化,一般来说分为三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也叫慢词,91个字以上。最短的小令只有14个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字以上,可见字数差别是很大的。

词须有词牌。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

词的词牌和标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

宋词有婉约与豪放两个主要流派。 (四)曲

曲原是音乐名称,与词有密切关系。一般说的“曲”是指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它包括散曲(可唱的短句)和剧曲(又称杂剧——用于表演的剧本)两部分。我们这里介绍的是散曲,是广义上的一种诗歌。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散曲是清唱曲,它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套数则由多支曲子组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曲牌名,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叨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 【小马过河】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从体裁上说,这是一首 诗。

赤壁 杜庠

…… 此处隐藏639字 ……

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这类诗有一些常用的意象,如“归雁、圆月、客船、天涯、他乡、孤灯、无眠、晚钟、醉酒、凄风、苦雨、慈母”等,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触发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抒发诗人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鉴赏时应把握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又是如何将思乡的情感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三)送别诗

在我国古典诗歌的百花园中,有一朵光彩照人、不可小视的奇葩,这就是以别离为题材的诗歌,称作“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常用的意象有杨柳、长亭、江水、酒、芳草等。“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因此柳树成为诗歌中送别时的典型意象。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因此长亭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有用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等。送别类意象常常表达送别时怨别、怀远、壮行等情思。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词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或是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或是托物言志,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在生动的画面中蕴涵情怀。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送别诗词的形式标志是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基本主题是依依不舍的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