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常见疾病防治

时间:2022-11-21 04:36:34 作者:壹号 字数:13637字

山羊常见疾病防治

养羊的好处 养羊好处很多: 它投资较小、见效较快、效益较高。养一只母羊,年产两胎, 产仔4 -6 只,经阉割育肥,一年可收入800-1200元。若养10只母羊,年 可收入8000-12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养羊能充分利用本地荒山草坡资源,将牧草、青粗饲料转换为畜产品。 养羊大人小孩均可放牧,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羊肉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是城乡人 民喜吃的肉食品之一。 羊皮是创汇产品,山羊板皮、肠衣、羊毛等是制革、医药、食品、纺 织等工业优质原料,而且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羊皮衣在市上 价格很高。 羊粪是极好的有机肥料,一只成年羊年可生产厩肥800公斤,养羊积 肥对促进农业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羊的免疫与消毒 免疫 定期进行免疫接种——提高羊体特异性免疫力 免疫接种疫苗可激发动物机体对某种传染病发生特异抵抗力,使其从 易感转为不易感的一种手段。 在平时常发生某种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潜在危险的地区,有计 划地对健康羊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阳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 一。 各地区、各羊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各异,而可以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 苗又不尽相同,免疫期长短不一,因此,羊场往往需用多种疫(菌) 苗来预防不同的羊传染病,这就要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和本地区 的发病情况,合理安排疫苗种类,免疫次数和间隔的时间。如防羊梭 菌病用“羊四防”苗;重点预防羔羊痢疾时,应在母羊配种前1~2个 月或配种后1个月左右进行预防注射。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羊免疫程序,只能在实践中探索,不断 总结经验,制定出适合本地区、本羊场具体情况的免疫程序。下面介 绍了一些常用疫苗,供大家参考选用。

常用疫苗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 用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皮 下或肌肉注射:6个月龄山羊5ml;6个月龄以内的羔羊3ml,免疫期1 年; 羊梭菌病四防菌苗 用于羊快疫、羊猝疽、羊毒血症、羔羊痢疾。无 论羊年龄大小,一律肌肉或皮下注射5ml,免疫期暂定0.5年; 羊厌气菌氢氧化铝甲醛五联苗 用于羊快疫、猝疽、羔羊痢疾、肠毒 血症、羊黑疫,无论羊年龄大小,一律肌肉或皮下注射3ml,免疫期 暂定0.5年; 羔羊大肠杆菌病菌苗 羔羊大肠杆菌病。3月龄至1岁羊,皮下注射2ml, 3月龄以内的羔羊皮下注射0.5~1ml,免疫期0.5年; 破伤风抗毒素 紧急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病。皮下或静脉注射,治疗时 可重复注射1至数次。预防量1~2万IU,治疗量2~5万I

U,免疫期2~3 周; 炭疽芽孢苗 用于绵羊、山羊的炭疽病。绵羊、山羊皮下注射1ml,注 射后14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羊痘鸡胚化弱毒苗 用于绵羊、山羊痘。用生理盐水25倍稀释、摇匀, 不论羊大小,一律皮内注射0.5ml,注射后6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消毒 羊舍消毒 羊舍除保持干燥、通风、冬暖和夏凉以外,平时还用做好 消毒。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进行机械清扫; 第二步用消毒液。羊舍及运动场应每周进行1次消毒,整个羊舍用 2%~4%氢氧化钠或用20%石灰乳消毒,带羊消毒用1:2000的百毒 杀。 粪便消毒 羊的粪便消毒方法有多种,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生物热消毒 法,即在距羊场100~200m以外的地方设一堆粪场,将羊粪堆积起来, 喷少量水,上面覆盖湿泥封严,堆放发酵30d左右,既可做有机农家 肥,用于种植业。

常见羊病防治

…… 此处隐藏1453字 ……

的发病较多,7日龄以上的羔羊很少患病。 魏氏梭菌通过羔羊吮乳,饲养人员的手和羊的粪便进 入羔羊消化道,在外界不良诱因的影响下,羔羊的抵抗力 下降,细菌在小肠特别是回肠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 发病。 促进羔痢发生的不良诱因,主要是母羊怀孕期营养不 良,羔羊体质瘦弱,气候寒冷,羔羊饥饱不匀。因此羔痢 的发生也表现一定的规律性,草质差、气候寒冷或变化较 大的月份发病最为严重。

临床症状:潜伏期为1-2天,病初精神委靡, 不想吃奶,有的表现神经症状,呼吸快, 体温降至常温以下,不久发生腹泻,粪便 稀薄如水、恶臭,到了后期,带有血液, 直至血便,羔羊逐渐消瘦,卧地不起,如 不及时治疗,常在1-2天内死亡。 剖检病变:最显著的病理变化在消化道, 第四胃内往往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 (特别是回肠)粘膜充血,常可见多数直 径为1-2mm的溃疡,有的肠内容为红色。 诊断:根据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作出初步 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

防治 预防:每年秋季注射四联苗,产前2-3周再免疫一 次。 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灌服土霉素0.15-0.2g,每 日一次,连服三天,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治疗 ① 土霉素0.2-0.3g,或加胃蛋白酶0.2-0.3g,加水 灌服,每日两次. ② 1%高锰酸钾水10-20ml灌服,每日两次; ③ 针对其它症状,对症治疗。

山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 山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 病,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 和结成疣状厚痂。 流行特点:以3-6月龄羔羊发病最多,常为群发性流行, 成年羊同样易感染,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流行。本病多 发于春秋季,羊只发病率在羊群中逐年降低,但病毒抵抗 力较强,在羊群可连续为害新近羊只。 临床症状:该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唇型、蹄型和外阴型,但 以唇型感染为主要症状。病羊先于口角上唇或鼻镜处出现 散在小红斑,以后逐渐变为丘疹和小结节,继而成为水疱、 脓疱、脓肿互相融合,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形成大面积和 痂垢,痂垢不断增厚,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椹状隆 起,严重影响采食。病羊表现为流涎、精神萎缩 、被毛 粗乱、日见消瘦。

防治: 预防:保护羊只皮肤、粘膜勿受损伤,做好环境的消毒工 作。 特异性预防:采用疫苗预防,未发疫地区,接种羊口疱弱 毒细胞冻干苗,每头0。2毫升,口唇粘膜注射,发病地区, 紧急接种,仅限内侧划痕,也可采用把患羊口唇部痂皮取 下,剪碎,研制成粉末状,然后用5%甘油灭菌生理盐水 稀释成1%浓度,涂

于内侧,皮肤划痕或刺种于耳,预防 本病,效果也不错。 治疗: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效果显 著。 首先对感染病羊隔离饲养,圈舍进行彻底消毒。给予病羊 柔软的饲料、饲草,如麸皮粉、青草、软干草,保证清洁 饮水。 剥离痂垢后,一定要剥净,然后用淡盐水或0.1%高锰酸 钾水溶液清洗疮面,再用2%龙胆紫(紫药水)或碘甘油 (碘酊、甘滑:1:1)涂擦疮面,间隔3-5天再用1次。同 时,肌肉注射VE0.5-1.5g及VB20-30g,每日2次,连续注 射3-4天。

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其特征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 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其后发生角膜混浊或呈孔白色,严重者导 致失明。 流行特点:本病目前一般认为主要由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引起。 自然传播的途径还不十分明确,可以通过直接或密切接触(例如头部 的相互磨擦和通过打喷嚏、咳嗽)而传染。 本病主要发生于天气炎热和湿度较高夏秋季节。一旦发病,传播迅 速,多呈地方流行性,刮风、尘土等因素有利于病的传播。 临床症状:潜伏期约为1周左右,多数病初一侧眼患病,后期为双眼 感染。病初患眼流泪,怕光(羞明)眼睑肿胀、疼痛,其后结膜潮红 有分泌物。角膜周围血管充血,角膜中央有灰白色小点,严重的角膜 增厚,并发生溃疡,甚至角膜破裂晶状体脱出。有的病羊发生眼房积 脓,有的病羊发生关节炎、跛行。病羊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呼吸、 脉搏均无明显变化,但眼球化脓的羊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 离群呆立。放牧羊群,病羊可因双目失明而觅食困难,行动不便,乱 撞摔倒,抓住后,乱蹦乱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