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研究思路探讨_熊英琼

时间:2022-11-23 14:48:32 作者:壹号 字数:5798字

CNKI的,如有疑问请联系文章作者。

·458·

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第38卷第3期

·学术探讨与论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研究思路探讨

12322

熊英琼,程绍民,刘端勇,喻松仁,丁成华

(1.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4;3.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江西南昌330025)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探讨

中图分类号:R59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1)03-0458-04

“痹证”中医界的有识之士提出标准化研究日益深入,

“证”一词以作为病名不能反应本病的证因脉治特点,

,“痹证”不够严谨,中医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应改

“痹病”,并在全国第三次痹证学术研讨会上被确称为

定下来。2病因

《内经》自以来,对于痹病病因的探讨颇多,历代

医家大多根据自身临床实践经验有所体会,但是总体

不外乎外因、内因和其他因素三大类。来看,

2.1外因

多为外感六淫之邪,正如《素问·痹论篇》所云:“风寒湿三气杂至,。”“所谓痹者,合而为痹也各以其

”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多因季节气候异常,外邪侵

袭肌腠经络,停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为病。由于感邪有所偏盛,故可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从临床上看,痹病患者,往往遇气候寒冷、潮湿而发病或加重,也可因气候变化而缓解,这也说明外感六淫是痹病发病的重要外因。2.2内因

。《中藏经·五痹》包括情志失调和正气亏虚云

“气痹者,愁忧喜怒过多……筋痹者,由怒叫无时……”情志失调,伤及气机,其中尤以怒、思易致痹病。怒则气逆,思则气结,然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故而导致血瘀阻滞脉络而发病。正气亏虚,风

正如《灵枢·百寒湿热等外邪才可乘虚侵袭而为病,

“风雨寒热不得虚,病始生》所提邪不能独伤人。卒然

盖无虚,故不能独伤人。此必因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

”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宋代严用

《济生方·痹》“皆因体虚,和在中也指出腠理空疏,受

”此外,先天禀赋不足及妇女产后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在中医也属正虚范畴,这与临床上痹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及妇女产后护理不慎易发等也相符。2.3其他因素

包括饮食劳逸、痰浊瘀血、跌仆损伤等。暴饮暴损伤脾胃,湿不运化而生痰;饮食偏嗜,姿食甘肥厚食,腻、生冷之品,易伤阳助湿;或过量饮酒,易致湿热痰浊

皆可致痰浊阻滞经脉气血而成痹。内生。如此诸端,

过度劳累或安逸,亦可损伤正气,导致邪气乘虚侵袭;或气虚生痰,皆可致痹。临床上,劳力过度的人群,患痹病的概率较高,也说明了此问题。跌仆外伤,损伤肢

容易引起瘀血或出血,导致血行不畅,阻滞脉体筋脉,

,。

RA)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

中医痹病范畴。中医认为,痹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袭入,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

肌肉、筋骨疼痛、酸楚、麻木、重着、肿胀、以肢体关节、

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僵硬、畸形或累及脏腑等特征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的总称。中医对痹病的研究,源远流长,既有系统的理论阐述,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其在防治痹病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愈来愈为大家所认

相关研究文献和临床报道不胜枚举。现就中医学识,

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思路在痹病病名、

归纳、探讨如下。1病名

“痹”字,在中医文献中最早见于长沙马王堆三号

“疾畀(痹)”、“畀汉墓出土的帛书及竹木简中,记载有

(痹)痛”、“踝足畀(痹)”,《黄帝内经》等。而后对本

》“风寒湿病有了系统而详尽的论述:如《素问·痹论

”“所谓痹者,合而为痹也各以其时重感于三气杂至,

”风寒湿之气也。并提出有行痹、痛痹、着痹、筋痹、骨

痹等。而后,后世医家根据各自的经验和体会,命名各

、“风中提出“历节”异。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

”、“血痹”。《中藏经》的病名标新立异地提出“热湿”“气痹”。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痹中进一步对“风痹”、“风湿痹”、“历节病”加以详细论述。唐·王

《外台秘要》。明清以后病名越焘在又另立“白虎病”

“痹证”,来越复杂,有鉴于此,后世多统一称为沿用至

今。晚近,有医家通过研究古代医籍,结合临床,创造

”、“燥痹”、“无脉痹”等新病名。性地提出了如“尪痹

…… 此处隐藏0字 ……

病名如此之多,一方面说明历代医家在认识和诊治本病的理论和临床方面各具特色,不断发展和深化;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本病命名繁杂与混乱的程度。近年来,国内中西医之间学术交流日益增多,中医界国际间的交流也方兴未艾,病名的不统一、不规范,不利于中医的学术发展。随着对中医病名的规范化和疾病诊断的

收稿日期:2010-07-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60377);江西省自然科学基

“十一五”金资助项目(2009GZY0118);江西省重点学科青年2010]35号-5)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熊英琼(1976-),女,江西南昌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

向:相关临床与科研工作。

(:

中医诊断学及中西医结合基础的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