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时间:2023-08-30 12:03:26 作者:壹号 字数:17495字

高考前史必考常识点概括总结人教版可打印

概括总结在高考温习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同学们在温习前史常识时要做好总结,以下是小编预备的一些高考前史必考常识点概括总结人教版,仅供参考。

高考前史必考常识点概括总结人教版

高考前史必背常识点

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本质。

3、全面了解和阐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割裂到封建准则树立,割裂割据走向一致集权,民族交融形势呈现的前史开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明上的体现。

4、正确点评春秋战国期间的吞并战役。

5、商鞅变法的布景,内容,作用和本质(是在经济,政治上树立了封建准则。是怎样体现和完结春秋战国以来的前史开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开展的详细成果(铁器、牛耕、水利、手艺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形势呈现的原因,门户,内容,结局。留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地理、医学和诗经。

9、孔子(要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构成、稳固、问题和演化成割裂

1、秦一致天下的必定性和条件。

2、秦始皇树立和稳固一致和中心集权的办法。

3、从正反面剖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了解和点评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维布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维的改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联络。

9、张骞和班超的奉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呈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体现。(土地吞并、暴政、思维独裁)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根本格式,根本特色。怎样了解?有那些史实?(一致的国家格式;君主独裁中心集权的政治格式;多种土地准则根底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式;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交融的多民族格式;对外沟通的敞开格式;以儒家为主体重道德的思维格式;以使用技能为主的抢先国际的传统科技与文明格式。)

隋唐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1、隋大一致的前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上启下的前史位置。

3、全面详尽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前史上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点评。

4、多方面(从操控者作为,从准则,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往来,从中外沟通等)剖析唐朝前期盛世形势构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点评。

6、深化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施行原因、意图,作用和其间的联络,后来的损坏。

7、全盛时期的体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心政权和边远当地民族联络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联络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往来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沟通的详细史实。

11、深入了解两税法的施行和影响。

12、多方面剖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前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明: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封建国家的割裂走向一致;中心集权的加强;多民族政权的坚持、沟通和民族大交融;使用科技和封建文明的昌盛。

1、宋太祖加强中心集权的办法和活跃消极影响。

2、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的和与战。透过现象看本质。

3、王安石变法的布景、内容和作用。正确点评。

4、宋、辽、夏,宋金坚持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准则。

5、元朝的前史位置(大一致,大交融,大准则)。

6、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统辖。

7、三大创造,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成果,理学,宋词、元杂剧。

明清

明清——一致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1、明清君主独裁的空前加强的原因、办法、本质。八股文,军机处。

2、明清经济开展和资本主义萌发的原因体现,中西萌发后面对的不同经济、政治、交际、思维环境。深入了解封建准则对资芽的阻止。

3、了解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准则。

…… 此处隐藏3726字 ……

高考前史怎样温习有作用

一、听好课,熟读讲义,要到滚瓜烂熟的境地,念起来朗朗上口,和读绕口令似的。

二、把薄薄的讲义读厚。

三、留意讲义的框架结构。

四、留意前史的时刻先后,能够把书本上有呈现的时刻按先后顺序排出来,自己随意抽个时刻,考考自己。

五、看看往常的错题集。

六、留意书本的边边角角,捉住细节。

七、重视答题的办法及办法。像问在前史进程中的影响之类的很往常的问题,你要了解从哪些当地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