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时间:2022-11-20 15:55:47 作者:壹号 字数:31655字

篇一:房地产企业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房地产企业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当今房地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市场定位时要充分考虑定位过程中的品牌、超前和创新观念,为自己的商品打造卖点,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定位模式。只有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房地产企业才能取得成功。本论文以全新的观点来队房地产企业发展趋势作出了一定的分析。

本文从不同的层次来对房地产的进行分析,从房地产的发展历史和当今房地产所走过的不同过程和阶段进行分析。深化品牌营销观念,建立优质的物业管理品牌突出优势式定位来使房地产企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建立一个发展的品台使企业有很好的发展在以后的激烈竞争中。 关键词:房地产 企业定位 发展趋势

前言

房地产企业是我国房地产企业的主体,占我国房地产企业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多。房地产开发业是竞争性行业,所需资金量大,资源占用多,而且涉及到社会非常敏感的住房问题。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趋势,对促进房地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乃至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研究概述

1.1 我国房地产发展历史

我国房地产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一度销声匿迹,被福利化的单位住房供应制度所取代。自从20世纪80年代房地产业重新兴起,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来,我国住房分配和供应体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统计,自从1992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已超过五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1992年以前的8平方米,提高到了现在的20平方米。八十年代以前,没有人公开地把房地产看成商品,更不会把它作为商品来买卖。它自然就不会形成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房地产业,这一亿万价值的巨大商品开始起动,开始流通。八十年代的中国

房地产业是初步形成和发展阶段,是房地产业的第一次高潮,使住房这一大商品的属性得到了明确。进入九十年代,党和政府为房地产业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制定了政策依据。1991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设中要求:“城镇住房建设要保持合理规模和增长速度,适当加快房地产综合开发和住宅商品化进程”。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力地推动了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中国房地产业已经出现走向商品经济的第二次高潮。而其重要标志就是,房地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意义突出地显现出来。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及中国入世后投资环境和法律与国际惯例靠拢,国外公司和企业将以更大的规模进入我国,尤其是外资机构的进入,则有利于改善房地产开发的融资环境,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这意味着房地产业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已经到来。

形势喜人,但存在的问题不少,困难很大。房地产开发具有资金密集型和生产周期长的特点,而这正决定了其规模经营的性质。但是,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大部分是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综合实力弱,发展缓慢,竞争力差。而且各开发企业的状况也不平衡,总体看是东南实力强,西部实力弱。这些都极不适应当前迅猛发展的经济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要求。

我国房地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整个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到目前为止,全国房地产企业已达到3万多家,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已突破1000万人,并且出现了一大批优秀楼盘和高素质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人才。除房地产开发业外,十年来,还逐步形成了以评估、经纪、咨询为内容的房地产中介业,以及以经营管理楼宇、小区为主的物业管理业,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构架体系。全国各地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各地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房地产经营模式,它们中有成功楼盘的开发,也有成功的中介经纪和成功的物业管理。

1.2 研究房地产企业发展趋势的意义

…… 此处隐藏7704字 ……

(三)、房地产市场低迷,市场销量下降的原因

房地产市场由高速发展,至目前的低迷现象,可谓原因纷繁多杂,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

(1) 高房价与低购买力严重脱节

高房价是导致房产市场低迷的最直接因素,一方面它降低了具有购买力消费人群的购买意愿,此类消费人群处于改善居住条件或者投资行为,会产生购买两套甚至多套住房的意愿,但持续攀高的房价会直接增加其投资数量及投资风险,并降低生活质量,这就导致了这部分人群购买意愿的下降;另一方面作为一般工薪阶层也即房地产市场消费的主体,大多没有居住条件,有着强烈的购买意愿,但高房价与其实际工资水平相差太大,使其在高房价面前望而却步。高房价把房产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排除到了市场交易之外,必然引发房产市场的低迷。

(2) 较严格的二手房交易政策,降低了房市活性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二手房交易政策,如:增加二手房首付,提高按揭利率,增收契税等政策,其出发点是为了控制房产市场的投资行为,防止房价的过渡提高,规范房产市场。但在有效控制房市的投机行为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就是降低了房市的灵活多变性。二手房作为房市的有效补充,在最近几年里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地理位置和价格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对首次置业的购房者,二手房可以作为缓解置业压力、过渡型置业的最佳选择,也降低了房市的空置率。这对于具有一定购房实力而购买新房略显不足的消费人群而言,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而限制二手房交易的政策,增加了交易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房市的活性。

(3)房市投资者大量出售房产,供方比重上升

2008 年初大量房产中介机构破产倒闭,使二手房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而此前看好房市的投资者,在交易量下降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