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2-11-25 10:56:52 作者:壹号 字数:28015字

篇一:女性心理学论文

课程论文

题目:当今女性该如何对待生活

学 院

专 业

课程名称

学 号

姓 名

任课教师

教育学院 应用心理学 女性心理学 1018010131 覃高森 谯欣怡

当今女性该如何对待生活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热潮中,经过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的努力,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女性健康、女性工作、女性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等问题,有记者从青岛市爱康健康体检中心了解到,最近一个周,对岛城十几个单位的1200多名女职工进行体检,体检结果显示:其中有近900名女职工处于亚健康状态。与此同时,记者从市妇幼保健院、市立医院体检中心获悉,岛城有七成职业妇女身体健康亮起了“黄灯”,正遭受亚健康的困扰。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么多职业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呢?

专家分析,职业女性女性健康状况的下降跟女性角色的变化相关。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女性“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单一角色已在改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女性开始走出家门,她们承担着与男性同样的压力,而在家庭中她们的传统角色又没有减少。这样的“双重角色”构成了对女性的“双重压力”,这必然导致她们内心的矛盾冲突,情绪上的焦虑和压力感。

可见我国女性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生活压力,经济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使得女性更加健康,更加幸福,那么我国女性该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正确的对待生活呢?

一、乐观的生活态度

压力人人都有,但是压力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承受能力以及对待事情的乐观程度。如果女性乐观,遇事能够积极对待,大事化小,那么压力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太大的影响,更不会引起心理疾病。因此,感觉有压力并不等于有心理疾病。职业女性要学会自我减压和放松

职业女性要学会“心理减压”,不要活得太累,也要学会自我减压和放松。以下是给大家的日常生活中自我减压的建议。

1、要有一颗平常心

作为普通人,要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培养自己宽广豁达的胸怀,不要与自己过不去,不能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不为逆境心事重重,凡事量力而行并随时调整目标。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性和高挑战性,对于由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心理准备,免得临时惊慌失措,加重压力。

2、发展兴趣,放松身心

当发现年轻时的一些兴趣被紧张的工作所取代时,不妨把它再拣回来,兴趣虽然占用了一些时间,但它对身心的放松作用是任何药物和金钱所无法取代的。生活情趣往往让人心情舒畅,调节生活节奏,让人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走向欢快和轻松。

3、给自己放个假

有些女性几年都没有休过假,甚至占用周末加班工作,长此以往,不但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同时会使人感到压力和沮丧,如果是这样,不妨给自己放个假,

到一个自己一直向往的地方去旅游。当感觉现在的工作已无法忍受,每天都在强迫自己上班,这时不妨考虑换一个工作。不要把一时的得失看得太重,身心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5、看看心理医生

如果压力已经相当大,甚至出现了神经衰弱或焦虑症的症状(如持续的睡眠障碍、情绪紧张、心悸等),感觉自我已无法进行调节时,可以去看一下心理医生。因为心理医生可以根据病情进行个体治疗,必要时可能会让开一些抗焦虑药物,使症状得到缓解。

二、和谐的家庭环境

…… 此处隐藏5834字 ……

《蒙娜丽莎的微笑》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的观念依旧很保守 ,女子要以结婚为神圣的使命。在威斯理女子学院,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教她们如何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是把这些女孩子训练成贤妻良母,以便嫁个好丈夫。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从正面描写女性追求自我意识与自我价值实现的优秀影片,它探讨了女性该如何定位的问题,其中包括结婚、离婚、婚外恋、女性与家庭的关系等等一系列与女性相关的话题,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塑造,回答了“女性到底应该如何生活?如何有价值地生活?”这一困扰女性多年的问题。然而,影片并没有叫嚣着让女性从厨房走出来,而是通过主人公之口,温和地表达了女性完全可以家庭与事业并重的看法。

由茱莉亚罗伯茨扮演的凯瑟琳·沃森老师给女生们上的第一堂课非常失败,但她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大胆地开拓崭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第二节课上,凯瑟琳给学生们展示了教学大纲外的几幅艺术作品,并顺着争论不休的学生们的思路,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这门课所要回答的最重要的问题——“什么是艺术?是什么决定了艺术的好坏?又由谁来决定?”影片在此实际上是借凯瑟琳之口引出了故事的真正主题——“什么是人生?是什么决定了生活的好坏?又由谁来决定?”正如“什么是艺术?”一样,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难回答,它往往使人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凯瑟琳不畏艰难,执著地影响着威斯理的这群女生们,引领她们找回自我,启迪她们大胆选择自己的道路,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尽管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女子学院,但从广义上来讲,这部“肯定女性”的电影实际上对两性都非常适用。“其实它讲的是个体的挣扎和奋斗,无论男女,每个人都在寻找生命中属于他们自己的位置,在那里他们可以发挥最大的能量,成为最棒的人。”人们常常会追问自己,什么是自己需要的?自己到底在干什么?或是自己应该干什么?当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受到挑战时,很多人会无所适从。其实很简单,坚持自己的内心,以宽容之心看待他人的选择,像凯瑟琳、贝蒂和琼那样,在遭受挫折后勇敢地延续自己的生活.

《蒙娜丽莎的微笑》非常善于用情节来做暗示和对比。从影片开始处,凯瑟琳因为“不能使用电熨斗”而搬出学校宿舍,暗示她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学校护士的被迫离去,暗示不遵守学校规定、给学校带来新观念的人的下场;凯瑟琳一意孤行,不顾校方的警告,让学生们感受现代艺术,暗示了新思想与传统观念的矛盾和斗争。后来,影片在更大的一个范畴内将贝蒂和琼做了对比:贝蒂原来在母亲的教导下,是“结婚生子”路线最坚决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她甚至不惜在课堂上和校刊上与凯瑟琳老师针锋相对。而琼似乎有着更高远的追求,一方面,她希望过贝蒂一样的婚姻生活,另一方面,她又想到耶鲁法学院继续深造。这二人在影片结尾处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在经历了不幸的婚姻之后,贝蒂勇敢地选择了离婚,并开始迈向自己的新生活,她选择到纽约去求学,不再活在母亲的影响下;而被凯瑟琳寄予着厚望的琼却退回到了“结婚生子”的阵营中,“心甘情愿”地放弃了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就读机会。然而,琼的这种“退回”

并非是向传统观念的妥协,它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因为它标志着威斯理的女生们已经开始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

另一处强烈的对比体现在凯瑟琳和南希的身上。作为反叛者的凯瑟琳,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她对婚姻的弃绝。虽然威斯理学院的单身女教师并不少见,但是她们都像凯瑟琳的房东——在学院教《礼仪和演讲》的南希一样,是被清规戒律所异化了的修女式的人物,这些老处女用自己的贞洁和牺牲维持着既定的传统婚姻制度,她们的独身是对这种禁锢女人的制度的配合,而不是反抗。凯瑟琳与她们恰恰相反,她在影片中表达了自己的婚姻观——“并非每段感情都必须走上婚姻的殿堂,人生不是围着婚姻来计划的,结婚不应该成为女性惟一的出路”。她主动离开加州的男友,就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种不甘于女性固有地位的自觉意识,在当时忽视女性存在的集体无意识氛围中显得尤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