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第2阶段测试题

时间:2022-11-20 21:15:15 作者:壹号 字数:9545字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上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中外教育史》第三章至第五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将答案代号填入括弧。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次序与周代、秦代、唐代、宋代文教政策特点对应的一组答案是( D )。 A. 政教合一、以法为教、三教并用、独尊儒术。 B. 政教合一、独尊儒术、三教并用、重文轻武。 C. 政教合一、以法为教、百家争鸣、重文轻武。

D. 政教合一、以法为教、三教并用、重文轻武。

2、选出包含有不属于夸美纽斯的教育观点的一组答案。(A ) A. 像太阳普照那样普及教育的观点、“泛智主义”课程论、自然适应性原则、人脑是个“小宇宙”。B. 像太阳普照那样普及教育的观点、“全智教育”课程论、自然适应性原则、人脑是个“小宇宙”。C. 像太阳普照那样普及教育的观点、“泛智主义”课程论、自然适应性原则、不存在教不好的儿童的观点。D. 学历史能发展理智、培养判断能力的观点、“泛智主义”课程论、自然适应性原则、人脑是个“小宇宙”。

3、董仲舒为汉武帝制订的文教政策又称“天人三策”,具体表述为( C )。 A.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实行科举,广取人才;③设置明师,兴办书院。 B. ①罢黜百家,独尊法术;②实行察举,广取明师;③设国子监,兴办学校。 C. ①罢黜百家,独尊道术;②实行察举,广取明师;③设国子监,兴办太学。 D.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实行察举,广取人才;③设置明师,兴办学校。 4、汉代太学考试的方法是(C )。 A. 设科。 B. 射策。C. 设科射策。 D. 帖经。 5、唐后期书院产生的一个原因是受到( B)的影响。 A. 太学教学制度的影响。B. 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C. 经师讲学制度的影响。D. 国子学教学制度的影响。 6、中世纪西欧的骑士主要是在( A )中接受教育的。

A. 军事训练团。B. 骑士学校。C. 领主家庭。D. 自己家庭。

7、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以本体论为教育思想构建的基础,这里“本体论”的含义指的是( C )。

A. 宇宙本体论。B. 人性理论。C. 人性理论与宇宙本体论的结合。D. 一种教学理论。 8、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的新式学堂是( B )。 A. 福建船政学堂。B. 京师同文馆。C. 上海广方言馆。D. 天津电报学堂。 9、日本1890年《教育敕语》是( D )的产物。

A. 西学、国学派的德育论和军国主义思想。B. 儒学派、西学的德育论和武士道。

C. 儒学派、国学派的德育论和军国主义思想。D. 儒学派、武士道的德育论和军国主义思想。 10、拉开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序幕的是( A )。

A. 19世纪末教育家帕克推行“昆西教学法”。B. 19世纪40年代贺拉斯·曼倡导各州普建公立学校。C. 1751年富兰克林创办第一所文实中学。D. 与上述几个答案都无关。 11、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新式学堂创办变化的表现为( D )。 A. 办学者开始致力于科学技术教育及相关的师范学堂建设。 B. 办学者开始致力于普通教育及相关的师范学堂建设。 C. 办学者开始致力于外国语教育及相关的师范学堂建设。 D. 办学者开始致力于普通教育及实业学堂建设。

12、史称“( B )小学之父”的腓特烈·威廉第一即位之初便发布谕令,整顿教育,由政府拨款办小学。

A. 美国。B. 普鲁士。C. 法兰西。D. 英国。

13、英、法、德、美的近代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各有特点,下面第( A )组答案符合历史实情? A. 国家领导和地方分权并存型、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地方分权型。 B. 中央集权型、国家领导和地方分权并存型、地方分权型、中央集权型。 C. 地方分权型、国家领导和地方分权并存型、中央集权型、中央集权型。

D. 国家领导和地方分权并存型、中央集权型、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

14、对应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四个阶段的教育,夸美纽斯将教育由低到高分成四类在教学方式、方法乃至课程上均有区别的学校,即( A )。

A. 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或高等学校、大学教育或旅行。 B. 家庭教育、国立文法学校、青年军事训练团、大学。 C. 保育学校、公立小学、现代或综合中学、大学。 D. 幼稚园、初等小学校、中等小学校、大学校。

15、近代教育发展与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 B )。

A. 各国普遍建立私立教育系统。B. 各国普遍建立公共教育系统。

C. 各国普遍建立私立教育为主的教育系统。D. 各国普遍建立清一色的公立学校系统。

…… 此处隐藏855字 ……

5、“朱子读书法”。

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来的,共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简述颜元的“习动”、“习行”教学法。

习动法指在实际活动中学习,方法有⑴强身健体⑵振奋精神⑶涵养道德⑷经世致用

习行法指亲身习行以求知识、经验。方法⑴考核知识与技能⑵道德教育方法⑶体育锻炼 2、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注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重视人文学科教学;尊重儿童人格,重视儿童个性及学习兴趣;注重教学中思想情感的陶冶;重视教师的作用。 五、论述题(18分)

1、试述蒙学教学的经验与特点。

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学习方式是私塾和书院。 蒙学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为识字教育,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第二阶段为声律教育,教材有《声律启蒙》、《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千金裘》、《千家诗》、《增广贤文》等。教师只是教学生背诵大量的对联和诗,在学生滚瓜烂熟地背得大量古诗和对联的基础上,就进行学作对联的训练,其方式灵活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