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之计算能力培养-教育文档

时间:2022-11-20 21:14:13 作者:壹号 字数:5232字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之计算能力培养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位置形式的学科,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生处理数量关系的关键。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加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是当下数学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的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计算能力培养教学工作,首先有必要对当前小学生数学计算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探析。

一、小学生数学计算存在的问题

虽然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教师只注重计算结果正确与否,没有从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上展开合理分析。而小学生数学学习经验以及学习能力有限,举一反三能力较弱,解题只求答案正确,不求甚解。个别学生表示:反正有计算器,会简单的计算就行了,何必花费过多时间钻研怎么提高计算能力呢?学习兴趣低下、教学参与度低,成为影响计算能力培养的突出问题。

二、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措施 1.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奠定计算基础

一个连整数、小数、分数的性质都不会区分的人,谈何计算能力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数学。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计算类

问题无非是三大类:整数运算、小数运算、分数运算,无论是哪一类型计算题,都需要用到相应的概念、法则、性质和公式知识。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他们便能学会对算术题进行分类,进而提高计算效率。

例如,整数运算中的两位数乘以多位数计算,学生可以按照如下思路进行计算:两位数乘以多位数实质上是将个位上的数与乘数相乘,然后再将十位上的数与乘数相乘,最后将两个乘积相加,所得的结果就是这道题目的答案。以“32×17”为例,先计算2个17是多少,再计算30个17是多少,最后把这两个结果相加就是“32×17”的结果。

“45×34”“89×11”“72×101”…所有两位数乘以多位数的计算都可以按照如上步骤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帮助学生理清计算思路,避免计算时出错。同时,学生提高了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这样以后遇到两位数乘以多位数计算时,就能游刃有余地应对。

2.培养口算估算能力,学会简便计算

口算、估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几种计算方法,更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关键。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强化这几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进行简便计算。

…… 此处隐藏0字 ……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上面收录了大量口算习题,100以内的加法、表内乘法、表内除法、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等单元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马

上安排学生完成教材上面的口算习题。可以要求学生限时比赛,对最先完成、正确率又高的学生适当进行奖励。这能大大调动学生口算积极性,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训练效果。

关于估算训练,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有如下建议:第一,尽量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角度出发设计估算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学校图书馆有图书850本,上午借出了320本,下午借出260本,还剩下多少本?以学生熟悉的“借书”话题切入,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第二,估算之后要求学生进行笔算,体会估算和笔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检查估算结果是否正确,还可以提高学生类比分析的能力。 3.熟练运用计算法则,总结计算规律

小学计算涉及的计算法则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这都是学生进行简便运算必须掌握的内容。只要熟练掌握了这些计算法则运用的规律,学生的计算能力将会显著提高。事实上,这几大计算法则并不难掌握,学生能够轻松完成背诵任务,但是教学实践中发现,当计算法则越学越多之后,学生容易混淆,计算时不知道究竟应该选用哪一种。

为了提高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法则的能力,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算理,帮助学生?结计算规律,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例如乘法交换律的认识中,我在黑板上写下“40×8”和“8×40”,请学生分别计算,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异同。学生很快发现:虽然

因数的位置不一样,但是它们的积不变。这提高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妙。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应当加强对计算能力培养问题的关注,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计算能力发展,努力激发学生数学计算兴趣,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中提高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