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提纲

时间:2022-11-20 01:04:41 作者:壹号 字数:21632字

篇一: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

★必修三★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

【孔子和早期儒学】——儒

? 背景: 时期,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 ,各自提出 的主张,形成了 的局面。

? 代表人物

1. 孔子(开创)

? 时期:

? 主张:

1. 提出 的学说,希望统治者 ,从而

2. 鬼神观:注重,对鬼神持

3. 教育:主张“ ”、” ”,创办

4. 著作:《 》,开创了 学派

2. 孟子(继承)-“亚圣”

? 时期:

? 主张:

1. 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_____”学说

2. “ ”原则成为

3. 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 、 、 、

? 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 荀子(丰富)

? 时期:

? 主张:

1. 广泛,丰富了

2. 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________”,另一方面指出“________”,提

出了“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思想。

3. 学习的 是

? 名句:制天命而用之

【老庄之学】——道

? 道家:以 为世界的根本,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处世的方法

? 代表人物

1. 老子

? 主张

1. 道的哲学观念:用道来说明_______________,认为

2. 事物具有 的规律,蕴含了思想,阐发了

、的方法论原则

3.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 的态度,幻想

4. 著作:《老子》

? 名句:“弱者道之用”

2. 庄子

? 主张:

1. 把“”作为最高的原则,宣传

2. “道” , ,万物也是 的。

3. “齐物”,达到与的精神境界,从而

4. 著作:《 》

? 名句:“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本,而泰山为小”

? 影响:老庄 ,其主张 ,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

重要影响。

【法家思想】——法

? 法家人物:李悝《法经》,商鞅变法,韩非

? 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 主张:

1.三者糅合为一,吸收 ,将发家理论系统化

2. 主张,厉行赏罚,

3. 顺应 , (守株待兔)

? 名句:“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 意义:法家的理论对 的建立乃至 都起了重大作用 ? 消失: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

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墨家的主张】——墨

? 创始人:战国初期

? 墨家:墨家门人弟子结成的学术团体以 著称,墨家推崇 的政治,学习的精神,具有“赴汤蹈火”、“以自苦为极”的 精神 ? 墨家学说

1. 主旨是“ ”,这与儒学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是针锋相对的

2. 提出了 等一系列主张,都贯穿着讲求的精神

3. 认识论:以客观实践为来源,三表法

4. 逻辑学:取实予名,察类明故的逻辑学术语,类比推理,归纳推理

? 墨子死后,墨辩学派,后期墨学,汉代失传。

二 汉代儒学

【“焚书坑儒”的批判】——文化专制

【罢黜百家】

? 原因:① ② ③ (董仲舒)

? 影响:

1. 使

2. 汉王朝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这对是有积极意义的

3. 独尊儒术的措施结束了 的局面,扼制了

4. 适应了 ,巩固了

【太学的出现】

? 太学的建立,使中国历史上 的官立学校

? 汉武帝时代,除了 (中央)之外,还令(地方) ,初步建立了

? 影响:

1. 太学的建立是 的标志

2. 带动了的风气,对于

3. 在一定程度上使 的情形得到改变,少数出身于

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4. 进一步推动了

5. 对政坛:当时的太学生 ,迫使

三 宋明理学

【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 ,邵雍,张载, 和 并称“ ”,是 ,理学也称 ? 程颢和程颐:二程

1. 确定了理学的 “ ”。 是“ ”,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 ”

2. 仁者不但能化物于无形,而且能获得 和 ,这就是

“ ”

【朱熹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 南宋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是理学的

? 主张成就:

1. 在 方面

2. 理学的

3. 理学的

篇二: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解读】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 此处隐藏4583字 ……

(1)著有《社会契约论》一书,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2)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3)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康德: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篇三:人教版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