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朗读》读后感精选10篇

时间:2022-11-24 18:11:39 作者:壹号 字数:23658字

《为爱朗读》读后感精选10篇

  《为爱朗读》是一本由[美] 爱丽丝·奥兹玛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爱朗读》读后感(一):《为爱朗读》的读后小感

  终于读完了《为爱朗读》这本书。前些天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把女儿送回了老家呆了几天。忙完后把女儿接回来时,读这本书才愈能感觉到书中父亲坚持为女儿读书的可贵。

  连续读故事1000天。乍看觉得1000也许不是什么特别大的数字,但是如果一个当父母的能够连续1000天为孩子做一件事情,现在看真的是很了不起。我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坚持。

  生活中充满了许多许多的意外和不可控制的事情,稍有松懈,坚持的事情便会为各种借口让路。读书仿佛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许许多多借口可以让读书为之让路。比如简简单单一句“困了”就可以让连续读书的计划中止。但是一个父亲为了女儿可以让自己那么多的事为女儿的读书让路,让我为之汗颜。

  《为爱朗读》读后感(二):朗读后之痕

  这两天刚把这本关于女儿与父亲的故事读完,深深被父女之间的点点滴滴的爱感动。从他们计划“连胜”开始,遇到的所有困难,他们都坚持朗读,从未错过,直至到要不得不结束这个“连胜”计划的时候,还遇到了那样的糟糕天气和特殊场地,但他们都是很认认真真地完成最后一次朗读,这种朗读已经深深进入他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习惯。在这“连胜”计划之后,他们还是不约而同地守着朗读的承诺。

  这是父亲对孩子的一种教育,哪怕遇到声音低沉得几乎出不了声音的艰险时刻,父亲也坚持这样的朗读,而作为女儿也深深感受到伟大的父爱。这正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积累,对自己的坚持的认定。伴随着女儿的成长,父亲已经老去,女儿也时时刻刻担心父亲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角度来为父亲思考他的问题和如何让父亲安安心心的继续着他的事业。

  (文中的语言,简单易懂,对事物和事情的描述上,也很精简却很全面,文中也有许多生活哲理和道理,个人非常喜欢这样的文章。还有每章开头都会有“连胜”计划里一些书的精彩语句的引用)

  《为爱朗读》读后感(三):女儿是父亲注定失去的珍宝!

  我向来都喜欢这种故事,特别是和父亲在一起,描述父爱的那种源远流长,深厚却不是极为强烈的感情。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更加喜欢这种每天阅读的时刻了,虽然没有人为我朗读,但相信我,如果有人愿意这样做,我反而会觉得别扭,我已经22岁了,而且在我印象中我和父亲之间并没有多少温情的时刻,唯一记忆中的就是很小不知具体什么时候父亲亲我时候胡渣扎我的感觉,当然,我不是在埋怨,大概是从小一直下外面念书的原因,我对于家人的感觉反而不希望太亲密。当然我爱父母,他们对我也如此,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血缘把!所以对于文中在没有母亲陪伴的日子里爱丽丝依旧和父亲如此没有一丝悲伤地生活成长,我愈发的感觉的爱丽丝内心的富足,女儿要富养大抵就是如此吧,即使贫穷,也让她的内心被这么多的温暖和光怪陆离的故事填满,没有时间和心思伤心,只需静静的沉静在每天着些甜蜜而又短暂的时刻中。

  quot;每个保持阅读习惯的人也会有同感,其实每天晚上唯一重复不变得就是翻页。每次捧起一本新书的时候,除了翻页,其他都不同了。"

  他们坚持了3218个夜晚,一天不差,即使父亲嗓子完全说不了话的那几个夜晚,很多时候,坚持下来就是一件伟大的事!

  女儿是父亲注定失去的珍宝!却也是他最值得骄傲的。

  《为爱朗读》读后感(四):孩子和书,都是最值得的承诺

  曾经有做父亲的感叹:成长是一种残忍的怪物,专门拆散亲子关系。在你的孩子长大之前,如何好好参与他(她)的人生?如何将你的爱、你对人生的经验、你想赋予他们的精神力量通过你们特别的通道传达给他(她)?这是一个关乎承诺、亲子朗读与父女亲情的故事,给了我深刻启发。

…… 此处隐藏4622字 ……

  所以,不能怪罪自己的孩子不爱阅读,而要责备自己,作为父母是否过于怠懒了。

  能为爱朗读,这是一份极不容易也极重要的事情。我想,即便我无法做到坚持为孩子朗读3218天,但是,在空暇时间里,多和孩子分享阅读的快乐,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为爱朗读》读后感(十):你的时间和心无旁骛的关注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最初接触这本《为爱朗读》时,书名让我想起《朗读者》这本书,便在心底猜测着这可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序言“你的时间和心无旁骛的关注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写得很棒,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全部的爱都在3218天的朗读生活中传达了出来,不过,因为序中基本概括了整个过程,我建议应该把这篇文章移到最后,让读者读完了整个朗读的过程中再来回顾。因为3000多天朗读的过程比结果更美丽更感人,这场阅读便是一场三千天的美好旅程。

  这个故事是一个亲子阅读的范本。并没有亲子阅读育儿指导书中总结的各种朗读的技巧或方式,有的只是源自内心深处对朗读的热爱,对朗读心无旁骛的施与受(甚至用施与受都有点亵渎这场平凡而伟大的朗读)。父亲是一名热爱朗读的图书管理员,在女儿9岁时妈妈与爸爸离婚,从此成为单亲家庭。因为这场家庭变故,女儿和父亲做了一个约定,风雨无阻,每天读书。承诺达成100天时,又再次约定进行1000天,1000天时再进行到3218天,直至女儿离家进入大学无法朗读时才结束。看到父亲和女儿相携在大学校园的地下室走廊外找地方做最后一次朗读时,我也和这对父女一样为不得不结束而难过,甚至希望不要停止,继续朗读下去吧。

  从9岁到16岁,自传式陈述,并以一个孩童岁月变化的变幻视角,灵动而细腻的笔下记录的是与父亲相依朗读的那些感人点滴。奥兹玛的朗读生活充满惊喜和乐趣:一家人煞有其事地为小鱼举办葬礼,充满童真的小心思让人忍不住发笑。为了校图书书市跑去广播室里稚声稚语地打小广告,结果关在里面被父亲“营救”。在父亲的引导下,不再害怕蜘蛛和暴风雨,甚至欢迎风暴。。。

  我们跟随着奥兹玛和她的父亲一起朗读,在故事看着这个小姑娘慢慢长成大姑娘,慢慢勇敢、坚强、乐观而开朗:她含着泪闹脾气;她为再也回不到父亲的臂弯里而伤心遗憾;她也不再为阅读课上老师让人费解的态度而苦恼;不为为没有得到A的好成绩而难过;她原谅了自己的母亲。。。我们也看到没准备好做单亲父亲而为了这个承诺的努力:因为感冒啜子失声依然艰难朗读;因为聚会子夜到来前抽中朗读;因为怕女儿不理解,也曾善意改编了朗读的内容。。。

  透过奥兹玛的视线,是这对父女互相提醒,互相承诺,互相扶持着前进。无论是不解的成人世界,还是罕见的父亲的脆弱,朗读给予了他们渡过难关的力量。“一切都会好的”,生活的艰难也罢,内心的困顿也好,从9岁到16岁日日朗读,这真是一个奇迹。我为什么也阻挡不了的朗读而感动和震惊,我会永远记住这场朗读,并告诉我的朋友们试着和孩子们一起朗读吧。这位父亲说“你的时间和心无旁骛的关注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这句话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