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图文

时间:2022-11-21 04:22:05 作者:壹号 字数:8495字

灵丘一中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学科 课时 地理 课题 10 课型 第十三部分 人类与地理环境执笔 的协调发展 自主 2 节 设计 展示8 节 时间 王鸫 复 习 内 容 综 述 1.从内容上看,侧重考查环境问题的分布、表现及危害,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2.从命题形式上看,信息呈现方式多以示意图、坐标图和文字材料等图表为主,题型为选择题、综合题并重,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今后仍将是考查的重点。 3.从考查能力上,注重图表资料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识记、迁移能力与人们关注的实际问题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 纲 解 读 复 1.知道不同历史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特点。 习 2.针对有关资料,分析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 目 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标 4.运用案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复 1.了解掌握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习 2.根据有关材料,归纳掌握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概括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原则,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重 难 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人个应具备的态度和 责任。 点 1

…… 此处隐藏1066字 ……

学生自主展示中暴露的问题 教师针对学生反馈问题的解答点拨及补充 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环境问题成因及表现的分析理解: 解决问题方式方法设计 人类环境关系环境题成及表的分理解 与的及问因现析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 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造成的,对其成因 及表现的分析理解,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 立统一的关系 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 质和能量。 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 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 放到环境中去。 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 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 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不合 通过阅理利用,使环境质量下降。 读、分析、从箭头⑥⑧是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分运用地图、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地理数据,让的环境问题。 学生将平时生活中积累的知2.准确把握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 识进行归纳和(1)从发生机制上看,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如下图所示: 整合,得出结论,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结:环境问题:指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 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其成因:一是人 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4

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是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加大,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造成资源的匮乏。 (2)具体来说,环境问题的成因、本质和对策如下图所示: ①人口压力带来的环境问题 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 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引起的环境问题 通过阅读、分析、从分运用地图、地理数据,让学生将平时生活中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合,得出结论,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补充:发展与增长的区别: 增长是物质增长的简称。常用于生产、财富、人口和消费的增长。人类活动正是陷入了一系列增长的旋涡而难以控制。这些增长曾被认为是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表现,但人类正是在追求这些增长时,忽略了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其最终结果是生态破坏,人类为此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 发展则与增长不同,它的含义更丰富,指标更综合。发展观的含义包括产品的种类、生产技术和方法、就业状况、贫富差异等。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的发展观。现代的发展观的含义有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讲就生态效益、注重社会平等、倡导精神和文化追求等。发展不是不增长,而是更加强调社会进步的全面性、持续性。所以发展需要人的观念更新、行为转变,也需要国际间相互援助和国际新秩序的确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