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全册教案

时间:2022-11-20 20:44:26 作者:壹号 字数:68062字

类型:个人初备 年 月 日

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数一数”。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初步接触数的概念,初步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初步认识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会数个数是1~10的物体。 教学难点: 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实物投影仪出示教材第2~3页的图,学生准备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出示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儿童乐园到了,你们看,儿童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自己探索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2、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自由数数,交流数数的结果,并汇报数数的结果。 3、按照数的排列顺序从小到大让学生数数。 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4、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响水县六套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1

二次备课 类型:个人初备 年 月 日

5、第七、八、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6、集体看十幅小图,让学生从1-10说一说每幅图意。 三、实物操作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小棒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师说: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2只手,我们小组有7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注意: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响水县六套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

类型:个人初备 年 月 日

比一比 教学内容: 比一比:教材第4~6页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响水县六套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3

类型:个人初备 年 月 日

…… 此处隐藏15977字 ……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为什么列成5+0,为什么等于5。 一盆开了5朵,另一盆一朵也没有开,没有用什么表示?所以 5+0=5 4、教学“想一想”。 讲述:刚才大家算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比一比。 (出示0+3和3-0)先用学具盒中的小棒摆一摆,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计论说说怎样想的,再填在课本上。 人巡视指导,个别辅导,指名板演。 讨论:0+3为什么等于3?3-0为什么也等于3? 5、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知识都和几有关,谁能有一句话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随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刚才“老三”把桃都吃光了,晚餐什么出没有了。所以它就出去找食物。后来它发现了两棵树,就印在我们书上,看“想想做做”第1题。 思考: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猴找到了桃,它是怎么算的?你能算出小猴现在有几个桃吗?晚餐它吃了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小组检查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做完后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你看到了什么?把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再列出算式。 4、“想想做做”第4题(口答)。 5、“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先同位讨论,再小组交流,看答案一样吗? 6、指导学生书写“想想做做”第6题。展示学生书写,比一比。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关0的加、减法怎样算? 安排学生相互说说,再告诉大家。 响水县六套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47

类型:个人初备 年 月 日

练习五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7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已学的加、减法(5以内),能熟练地口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联想、推理能力。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挂图、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朋友已经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些小朋友计算最棒! 二、处理练习。 1、先比一比谁口算最快。(口算卡或训练听算) 5+02+31+43+1 4-32-24-13-0 2、练习五1。 (1)让学生说说图意,并根据图列出相对应的算式。 (2)集体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3、练习五2。 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帮助小鸡找家,用线连一连。 同桌相互交流,订正。 4、练习五3。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比较5+0、5-0,强调: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是得原数。 (3)比较3+1、1+3,渗透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练习4。 出示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中还画了些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1) 交流。 响水县六套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48

根据图,小朋友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类型:个人初备 年 月 日

(2) (3) (4) (5) 6、练习五5。 学生描红并算一算,小组交流。 三、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谈一谈这节练习课的收获,提出还有什么不熟练的地方,个别辅导。 学生独立列一个加法算式。 集体交流,说说你列的算式表示的含义。 学生独立列出第二幅图的减法算式。 集体交流算式表示的含义。 响水县六套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49

类型:个人初备 年 月 日

和是6、7的加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第48-4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教学重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挂图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在所有的数字娃娃中,6和7是最要好的兄弟。有一天,他们却吵起来了,6说:“两个数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和7的算式多。”7说:“不对,不对,两个数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较多。”小朋友,你认为谁说得对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是6、7的加法。(出示课题:和是6、7的加法) 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操作学具 请小朋友拿出学具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6、7的加法算式,填在下表里。再比一比,到底谁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学例题。 出示学生植树的图画,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 思考: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 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 人左手拿2支笔站在学生中,分别叫前后的学生列算式,得到不同响水县六套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