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时间:2022-11-20 20:43:47 作者:壹号 字数:15596字

《日月潭》教学设计

总课时:33课时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主题:课题《日月潭》 课时: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朱佩佩/打车李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识字、写字、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读课文,感受日月潭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首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学情分析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领会、品悟课文主题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采用图文结合、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发掘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名胜古迹”、“茂盛”、“隐隐约约”、“风光秀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2——4自然段。 3.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评价任务

任务一: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任务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创设情境,揭题解字 教学活动 活动一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到台湾岛的位置。 2.出示日月潭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谈感受。 评价要点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自己积累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以致用。可提示: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日月潭的风光? 环节二 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3.板书课文题目,引导学生了解“潭”的意思。 活动二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组织学生进行字词闯关游戏。 第一关: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第二关:理解词语,在上面的词语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第三关:出示生字,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 1.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如,出示词语的同时出现相应的图片,可以轮读、抢读、赛读、开火车读。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词语。 2.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后鼻音“胜、央、童、境、名”,前鼻音“潭、隐、展、现”,翘舌音“绕、胜、纱、展”。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在语言环境中识记、利用熟字换偏旁识记……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环节四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活动三 1.播放关于日月潭的视频,教师配乐朗读。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日月潭在哪儿?(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3)你最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3.组织学生交流,相机指导学生朗读相关的段落或语句。 活动四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并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字的结构归类。 3.示范讲解,提示易写错的字。 (胜:左窄右宽,第一笔是竖撇,第五笔是小撇。展:竖提的左边不要多写一撇。迹:先写“亦”,再写“辶”。) 4.指导学生认真书写生字词,巡视指导。 1.给学生自读课文以充分的时间。 2.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进行方法指导,如,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勾画,使学生逐步养成“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记”的阅读习惯。 (评价目标二) 1.二年级的学生自主观察发现生字识记、书写规律有难度,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增强学习的指引性。如: (1)从结构上看,哪些字是同一结构的? (2)从偏旁上看,哪些字是一类的? (3)哪些字与学过的字相似? 2.教师范写讲解易错字,可把关键笔画加色突出强调。 附:板书设计 10.日月潭

tán míng shèng jì yāng zhǎn xiǎn 日月潭 名 胜 古 迹 中 央 展 现

隐隐约约 茂盛 倒映 仙境 风光秀丽 朦胧

周围 清晰 碧绿 蒙蒙细雨 群山环绕

《日月潭》教学设计

总课时:34课时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主题:课题《日月潭》 课时: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朱佩佩/打车李小学 教学目标

…… 此处隐藏1925字 ……

总课时:36课时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主题:课题《日月潭》 课时: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朱佩佩/打车李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会认读本课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评价任务

任务一: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读准字音,会认读词语。 任务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复习导入 教学活动 活动一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及词语积累。 2.学生交流写字方法。 3.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城”:左窄右宽 “市”:第一笔是点,注意与“巿”区分开来。 4.学生写字,教师巡导,注意提示评价要点 通过生字卡片,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而学生之间交流鞋子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互相进步。 通过写字指导,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己平时书写上的错误方法或者写字姿势,时间久了,就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评价目标一) 执笔和写字姿势。 5.评议学生写的字,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本课词语。 环节二 精读课文 活动二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借助拼音,自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 (2)说一说,读完之后你知道些什么? 2.学习习第二自然段 (1)找出本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2)想一想这一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那些词语看出来的,把它画出来。 (3)找出文中形容颜色的词语,说说你喜欢哪一个。 (4)怀着赞美之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说一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用横线画出描写葡萄沟生产的葡萄沟的特点,说说为什么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味甜。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回答:为什么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环节三 总结全文 活动三 1.今天我们参观了葡萄沟,你们队葡萄沟有了哪些了解?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互相讨论。 2.师生交流体会。(教师板书: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比喻句的理解,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学生试着说说自己想到的比喻句。 让学生自己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并积累起来,可以用在自己的日记中。 (评价目标二) 通过教师提示,带着问题再次读课文,这样有目的的读课文,可以让学生有意识的筛选出有用的信息,逐渐提高阅读速度和水平。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交流,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别人看事物的方法,从而能够逐渐从多方面考虑问题。 环节四 拓展延伸 活动四 我是小导游 同学们,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里的风景名胜?仔细想一想,把它讲给同学们听,也可以先写一篇旅游日记,然后读给大家听。 通过学习课文进行相应内容的说话或者日记练习,可以很好地应用已经积累的词语,类似的仿写也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了解写作方法。 附:板书设计 11.葡萄沟

盛产水果——种类多

葡萄好—— 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 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有名——颜色鲜、味道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