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辛亥革命历史教案

时间:2022-07-15 05:05:16 作者:天下 字数:39339字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辛亥革命历史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人教版辛亥革命历史教案

更多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推荐↓↓↓

《辛亥革命》观后感500字

辛亥革命观后感作文500字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范文700字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500字

辛亥革命优秀电影观后感

人教版辛亥革命历史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辛亥革命兴起过程,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理解其地位以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及原因,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史料阅读法分析辛亥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问题探究法,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会从不同的历史视角评价历史事件,提高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孙中山和其他民主革命人士的事迹,感受年轻人对时代、社会责任的探寻和勇于担当。

2.通过感受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首创意义,感知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体会民主共和的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同盟会政治纲领、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三、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情景再现法,归纳总结法等。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演示文稿)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关于辛亥革命的数字:

8小时——从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只用了8小时

41天——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迎来全国十余个省区的独立

80天——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建立仅有80天

123天——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历时仅123天

提问:同学们可以看出这是哪一历史事件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导入:没错,这一组数字向我们展示的是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大家从这一组数字来看,偌大的清王朝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便被推翻。那么这场革命又是如何爆发的,这之后的中国又是怎样一个情况,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同进入第13课辛亥革命。

(板书:第13课 辛亥革命)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武昌起义

过渡:一次大的革命行动往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积累能量,辛亥革命的酝酿是一个长达20年的较长过程。辛亥革命由武昌起义开始,它又是怎样爆发的呢,我们一起通过一些史料来寻找答案。

1.背景

教师课件展示相关历史材料并设问:

材料一:略

设问1:你从中图片中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设问2: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推翻清朝统治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形式之下当时中国的三种政治力量(清政府、立宪派、革命派)都在为挽救危机做出努力。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依据课本及以下几则材料,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①清政府做出哪些反应?坚持什么道路?

②立宪派有哪些活动?立宪派的愿望是什么?是否实现?有什么影响?

③革命派进行了哪些斗争?革命派的救国方案是什么?

材料二: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大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材料三:救中国之沦亡,必以君民同治……欲定良法以保长久,非改为立宪民权不为治。——康有为《中国维新报》(1906.12)

中国出现过立宪派……力图走君主立宪道路,但是,满洲贵族集团的倒行逆施让他们彻底失望。——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四:略

…… 此处隐藏10670字 ……

★ 《了解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 初中武昌起义教案模板

★ 历史教学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教案

★ 建国71周年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 缅怀烈士热爱祖国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 党班会记录教案内容

★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课改反思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