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论文

时间:2022-11-20 19:38:57 作者:壹号 字数:28887字

篇一:自然科学论文

全球气候变暖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类的超自然频繁活动,影响了全球气候平衡。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但是总的看为上升趋势。1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关键词:人类活动;气候上升;温室效应;大学生

背景知识

气候变暖在一定范围内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约每10万年是全球冷暖交替周期。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间地球一直在寒冷和温暖之间做周期性的交替变动。目前,地球正处于第四纪大冰期的后期。最近一次冰川广布的情况是在1万多年前结束的。此后,气候总的来说在逐渐变暖,冰川逐渐消融,规模变小2。但是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加快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急剧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迅速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生态系统来不及适应环境改变,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一、气候变化的原因。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4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另一原因是,人们大量砍伐森林并将其开发为具有吸收高强度热量的地表,在这个被开发的地区不再有光合作用吸收这部分热量。全球性的热量收支差,导致这个全球气候变暖。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2.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

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温度的增加有利于高纬地区喜湿热的农作物提高产量。

3.对人类自身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人的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5全球气候变暖还会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

自身体会:

感觉起来,貌似气候变暖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近几年,气候变暖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切切实实的发生在了我们的身边。比如南方雪灾,汶川地震,还有夏季的高温干旱等等都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自然极端现象的可怕性。

在12年的时候。甘肃、广东、江西连续遭受强对流天气等极端天气影响,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江西极端天气也不断发生。从4月30日开始,吉安市境内大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安福县、吉安县等地遭受11级大风和冰雹侵害,吉安县4个乡镇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和冰雹袭击。针对强雷电、短时降雨、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共对外发布了6次气象预警信号,实属罕见。在浙江,12年发生了4次较明显的强对流天气过程3。像这样的极端气候还有很多。夏季高温不止,冬季暴雪厚积等无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 此处隐藏7426字 ……

3、 Housman D,Ledley fD. 《Nature Biotech》,1998;16:492

4 、Kleyn PW,Vesell eS.Develop 《Science》,1998;18:1820

5、 Hitert P,Boguski m. 《Science》,1997;278:568

6、章波 《人类基因研究报告》重庆出版社 2006年版

7、钱俊生、孔伟、卢大振 《生命是什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8、C.丹尼斯、R.加拉格尔、J.D.沃森序 《人类基因组 我们的DNA》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9、Rowen L. Mahairas G, hood.L. 《Science》,1997;278:605-607

10、Goffeau A,Barrell h,Bussey H et al. 《Sceince》,1996;274:5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