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政策及其建构

时间:2022-11-22 18:00:38 作者:壹号 字数:3125字

农民工社会政策及其建构

农民工社会政策及其建构

童 星 张海波

内容摘要:农民工社会政策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从为“谁”服务、提供“什么”服务、“如何”提供服务等三个问题出发,建立了农民工社会政策的结构框架与建构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价值理念、制度安排、社会认同为路径,运用文本解读的方式,通过对生存型问题、生存型福利、发展型问题、发展型福利等四种取向的政策实例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农民工社会政策的建构机制。

关键词:农民工 社会政策 价值理念 制度安排 社会认同

…… 此处隐藏0字 ……

2005年3月31日,国务院第85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2005年工作要点》,将“制定和完善涉及农民工的各项政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2006年伊始,国务院发出第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第5号文件《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又明确指出,“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国务院这一系列文件传递出的信号十分明确:保障农民工权益的社会政策具有战略意义,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抓紧制定,尽快完善,切实贯彻落实。

社会政策的研究范式表明,提出一个政策框架首先必须澄清目标(specifying objectives),即弄清楚该政策为“谁”服务?提供“什么”服务?“如何”提供服务?(Brian Hogwood & Lewis Gunn, 1984:47)

一、为“谁”服务?

提出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多余: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服务对象当然是农民工。但进一步追问:农民工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群体?它的边界在哪里?其构成有哪些?规模有多大?属性又如何?对这一连串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人(包括政策制定者)能够回答清楚的。

首先,来看看农民工群体的边界在哪里?如何构成?笔者认为,目前关于农民工的讨论和研究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失地农民。反对的意见可能会有三点:一是失地农民一般已拥有了城市户口,而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二是失地农民基本上“离土不离乡”1,而通常意义上的农民工却“离土又离乡”;三是失地农民没有了土地,只能扎根于城市,而流动进城打工的农民最终还可以回乡务农。然而,这三点都不足以将失地农民排除在农民工群体之外。

对于第一点疑问,我们以为,户口只是一个表象,其背后所掩藏的实质是社会生活的基本权利——就业机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等。从这些实质方面来考察,失地农民和流动农民并没有本质区别。笔者所主持的南京调查1 当然,也有例外,有些移民被安置到小城镇或城市从事非农行业,他们也属于失地农民,同时也是“离土又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