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域经济学》读书笔记

时间:2022-11-22 15:28:00 作者:壹号 字数:10601字

读书报告:

区域经济学入门之安虎森与其《新区域经济学》

李盼盼

一、《新区域经济学》简介

安虎森所著的《新区域经济学》(第三版),发表于2015年。安虎森团队所著这本书可以作为区域经济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入门读物。

虽然外生的自然条件和要素禀赋的空间差异是经济活动空间差异的一个主要的原因,但区域经济学寻找的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以及这些力量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差异的问题。因此在研究区域经济现象时,常常会做出同质性、偏好相同以及短期内生产技术(投入产出比)不变的假设,所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使用状况。

1、块状区域之间的非均衡力及循环累计因果关系

非均衡力

聚集力 生活成本效应 市场接近效应 本地市场放大效应

2、块状经济的重要特征

分散力:市场拥挤效应

第一、经济系统中由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

第二、区域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导致经济活动的空间差距,由于形成了循环累积因果链,因此在外生力量消失后,这种过程仍在进行。

第三、核心——边缘结构的形成,意味着生产要素的聚集,而生产要素聚集与否所决定的是采取何种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故发生质变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量变是指某种经济增长模式下的资源重新配置和结构调整问题。

1

第四、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不知何种缘故,历史上选择了某种产业分布模式或发展路径,那么在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各种经济活动已经适应这种模式或路径,紧紧黏上了这种模式或路径,要改变这种模式或路径需要很强的外生冲击。

第五、人们预期的变化以及政府的示范作用对经济增长路径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见下图,块状经济的战斧图。

0 ΦS ΦB 1 1/2 SH 1 二、《新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1. 社会经济条件

在20世纪20年代,在完成了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美国等)中,开始出现了老工业区的结构性衰退现象。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这些萧条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处境更加恶化,大量人口失业,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对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英国、美国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英国于1936年成立巴洛委员会,试图遏制产业和人口向英格兰东南部地区的集中,并通过建立工业开发区、税收优惠区等手段使产业向萧条区分散;美国于1941年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制订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计划,其成功经验后来被许多国家借鉴。然而,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关注区域经济问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时代,各国把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投入在那些经济发达、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基础设施良好的地区,以便获得更高的发展速度,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因为这种经济政策,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2

上。然而,有些地区的发展速度相当缓慢,失业率持续偏高且越来越严重,大量产业和人口流入大城市,甚至号称“金元帝国”的美国也出现了一批劳动力过剩、人口大量外流、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的地区。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这样,从单纯的区位研究逐渐转向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逐渐转向宏观,进而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思想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学是很年轻的学科,但从经济学发展史上看,人们为搞清楚空间问题作了种种尝试。最早的例子是杜能在1826年有关农业土地利用区位的经典分析,杜能农业论的观点基于距离衰减理论,著有《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三卷本,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韦伯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论工业区位》,创立了工业区位论,主要观点包括寻求运费最小、集聚与分散区位法则和劳动力区位法则三个方面,认为任何一个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选择在生产和运输成本最小点上,运用数学方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当时的德国鲁尔区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 此处隐藏1110字 ……

4

局的理论与实践》(1989)、《中国地区产业政策研究》(1988),刘再兴《生产布局学原理》(1984),陈栋生、陈吉元《中国地区经济结构研究》(1988),周叔莲、陈栋生《中国地区产业政策研究》(1990),陈大道《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1990),于光远《论地区发展战略》(1988),程必定《区域经济学》(1988),张万清《区域合作与经济网络》(1987),张萍《经济区:理论与应用》(1986)等。结合我国实际,介绍国外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实践的著述也逐渐增多,较有影响的有周起业《西方生产布局学原理》(1987),杨吾扬《区域论原理》(1989),陈振汉、厉以宁《工业区位理论》(1982),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1988),许维新《苏联区域经济》(1989),张蕴玲《西欧的区域发展》(1988)等。毋庸置疑,这一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水平与队伍建设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之后的90年代,我国的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蓬勃发展,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布局机制问题;2、增量配置与存量配置的调整的结合;3、区际利益与区际分工;4、地区产业结构的耦合与演进;5、区际贸易与要素流动;6、区域政策及其设计;7、经济区划;8、改革开放分区推进问题;9、区域经济的理论与方法。尽管这一时期我国的区域经济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1、缺乏区域经济学本身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2、缺乏微观理论基础;3、理论与实践常倒置;4、缺乏必要的知识更新。

本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新的适合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对区域经济本质的东西做出归纳整理,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入门读物,本书全面包含了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数理分析很少,大部分内容为区域经济理论知识,适用性广泛,是我国区域经济学领域不可多得的经典教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