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立足本职岗位,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时间:2022-11-20 23:28:05 作者:壹号 字数:21503字

第四讲 立足本职岗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教案

目的要求:深刻理解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军的政治本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拒腐防变的根本保证。认清享乐主义的实质和贪图享受的危害,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懂得艰苦创业是革命军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功立业。

主要内容:一、艰苦奋斗是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 二、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的侵蚀

三、立足本职岗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教学重点:以艰苦奋斗精神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为线索,着重阐明革命军人在军旅生涯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引导士兵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的影响。深刻揭示当前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贵在奋斗,奋斗的核心在于创新。培养士兵立足警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为我国的消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时间: 1 课时(1小时)

第四讲 立足本职岗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今天我们讲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一讲包括三节内容 ▲第一节 艰苦奋斗是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 ▲第二节 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侵蚀

▲第三节 立足本职岗位,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我们讲艰苦奋斗的精神,什么是艰苦奋斗精神呢? ●艰苦奋斗是一种不畏艰难困苦,不懈拚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革命军人为什么要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讲第一节

第一节 艰苦奋斗是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

什么是本色?本色就是本来面貌。艰苦奋斗是由我军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特点决定的,是我军在党的领导下所形成的政治本色。

一、艰苦奋斗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

艰苦奋斗是我军的政治本色,我军的这种本色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

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升华

中华民族是具有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民族,艰苦奋斗精神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艰苦奋斗精神铸造了古老的文明。人类从钻木取火的时代开始, 就展开了同大自然斗争的艰苦历程。

首先,物质文明的发展是艰苦奋斗的结果。

我国历史从●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的传说,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谈;●从万里长城、都江堰的修造、大运河开凿,到●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及活字印刷“四大发明”的伟大创造,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和艰辛足迹。仅就万里长城而言,它西起甘肃嘉峪关,中间经过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直到辽宁河北交界处的山海关。全长一万二千七百多里,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和刚毅性格的象征,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已是几经修复,这里我们不说万里长城的建造有多么艰难,仅是修复长城的工程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如果把修长城的砖石土方修成一道高五米,宽一米的大墙,可绕地球转一圈半;如果修一道宽五米,厚三十五厘米的马路,可绕

1

地球三、四周。文化古迹是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它证明:伟大的成功源于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

其次,精神文明的成果同样是艰苦奋斗的产物。

我国历史上文王的《周易》﹑仲尼的《春秋》﹑屈原的《离骚》﹑左丘的《国语》﹑孙子的《兵法》﹑吕不韦的《吕览》﹑韩非的《说难孤愤》,无一不是艰苦思考,刻苦创作的结果。●曹雪芹的《红楼梦》用了10年的时间,司马迁的《史记》用了15年时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用了19年时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用了27年时间,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用了30年时间,他们几乎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才给我们留下了鸿篇巨著。

以上事实说明了我们祖先的勤劳、勇敢、不怕困难的拚搏精神,中华民族绵绵五千年历史,历久不衰,回顾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是激励广大劳动人民战天斗地,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它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作为中国人可以引以为自豪的精神。我党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赋之于新的时代内容,使之升华为我党我军的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2、艰苦奋斗是我军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

…… 此处隐藏4259字 ……

学习前辈的创业精神,结合到我们每个人,当你走进教室的时候,不要抱怨桌椅的陈旧,当你走进实验大楼的时候,不要抱怨实验设备的落后。想想我们的国家,想想当兵戎边的同龄人,你应该从中得到一种启示;珍惜今天的一切,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建设我们的军队,富强我们的祖国。

3、艰苦奋斗是新时期保持人民军队性质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军面临着许多考验。如长期和平环境的考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的考验。在新形势下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能否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关系到能否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

●古人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灯红酒绿对军队历来是一种腐蚀剂。我们要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战斗力,决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告诫全党:“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从西柏坡赶往北平的路上,毛泽东再次告诫全党,我们是进京赶考啊,我们决不学李自成。

从建国50年我军建设的历史看,我军之所以能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是重要原因之一。从建国之初的“南京路好八连”到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形势下的“鼓浪屿好八连”,都是人民军队建设的宿影。当年,驻守在上海最繁华地段的“南京路上好八连”,身居闹市,一尘不染,经受住了香风毒雾的进攻,打破了敌人“红着进来,黑着出去”的预言。●毛泽东特别写了一曲《八连颂》来赞扬八连的艰苦奋斗精神。“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种精神今天仍在我们中间弘扬。●被授予“新时期英雄战士”光荣称号的李向群,出身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