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能让你永久戒烟》的读后感10篇

时间:2022-11-25 11:26:45 作者:壹号 字数:36928字

《这书能让你永久戒烟》的读后感10篇

  《这书能让你永久戒烟》是一本由亚伦·卡尔著作,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书能让你永久戒烟》读后感(一):书很厚,是一种心理暗示的书籍,基本上就是想抽烟的时候看几眼书,就行了

  揭开永久戒烟的秘密!戒烟像开锁一样轻松!

  20年畅销全球!95%的成功率!1000万人永远告别烟瘾!

  继畅销书《这书能让你戒烟》大获成功之后,亚伦?卡尔又推出了戒烟力作《这书能让你永久戒烟》,为烟民彻底挣脱烟瘾的陷阱带来了希望和动力。

  《这书能让你永久戒烟》读后感(二):认知戒烟法

  第一本200页,这本400页,的确,啰啰嗦嗦,絮絮叨叨,反反复复,但是他真能让人戒烟,下面就总结一下核心观点:

  1、抽烟是种病,叫做尼古丁上瘾,有病就得治,啥时治?当然是你知道自己得病的时候。明知是病还抽,那是真的傻。

  2、得抽烟病不是你的错,有其深厚的社会因素,比如抽烟能缓解压力、集中注意力、能减肥、能帮助社交等等错误的观念。

  3、烟有百害无一利,缓解压力和痛苦这一所谓的利也是尼古丁制造的陷阱,它通过被摄入后让大脑分泌多巴胺来制造快乐的幻像,而后犯烟瘾再给你制造痛苦,让你抽烟缓解压力,周而复始,这一机制和海洛因上瘾完全一样。就如挖个坑让你跳进去,坑底有刺让你痛,把你拉上来一点让你爽。

  4、如同抗药性一般,身体对尼古丁的免疫力会增长,烟瘾只会越来越大。

  5、烟瘾分生理瘾和心理瘾,前者很小,即使有也是一过性的;后者是最大的障碍,认知戒烟法恰是对此的良药,请相信你的理性。

  6、无效的戒烟法:减量法、尼古丁替代法(电子烟、尼古丁口香糖或贴)、意志力法。

  7、戒烟成功的标志是没有抽烟的欲望,抽烟、想烟、拒烟、忘烟、无烟。

  一口都不抽,此生与烟绝!

  写于戒烟第18天

  《这书能让你永久戒烟》读后感(三):为了自己,为了所爱的人,请戒烟吧

  写之前先简单点评下这本书。

  首先我认为这本书可能没有传闻的那么玄幻,但是简单来说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至少对于我个人来说。

  我是理科生出身,所以更喜欢那种直入主题,多讲方法的书,一开始抱着这种想法在读这本书,读了几章后,发现似乎作者并不打算告诉我们戒烟的方法,差点就放弃读下去了,但后来还是硬着头皮往下读,读着读着似乎对作者的想法有了一定的理解,于是决定换个思路去读。

  其实作者逻辑性不是很强,但他确实思考的很周全,他用冗长的语言把他作为老烟枪,尝试多次戒烟失败,直到最后成功所经历的心理阐述了出来,所以作者一直强调,读者需要完全理解他的想法,才能够成功。

  在写评论的时候,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书,已经在收尾了,但我觉得有必要在这个节点写点东西,一方面是为了写出来加深自己的理解,另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坚定信心。

  我理解的能够戒烟成功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1.真的意识到戒烟危害健康, 并且不要抱着可以侥幸逃过的心理,毕竟一旦中招了就是不可逆的;

  2.真正的意识到,吸烟带来的愉悦是一种幻觉,想一想衣服永远带着难闻的烟味,手指焦黄且难闻,口气永远难闻,起床后总要咳一阵子等等“后遗症”,这“愉快”是否代价太大了;

  3.真正的明白,戒烟初期,种种不适的症状,不是因为身体的瘾,而是“心瘾”,是因为习惯被破除后的不适,换个角度思考,坏习惯被破除了,带着本应该高兴的态度,坚持下,还原自己本来不抽烟的习惯就好了;

  4.自信自己可以戒烟成功,因为其实本来就不需要吸烟;成功戒烟后,无论过程难以,都不要相信自己可以再次戒烟,不要给自己任何机会合理由再去碰它。

  相信做到这几点,就能够成功了,但是同时我也是个保守的人,我并不觉得戒烟的过程会像作者说的那么轻松,但是我仍然愿意努力尝试,去验证作者描述的戒烟后的美好生活。

  最后,其实我觉得作者能够戒烟的最大契机是出于对他妻子的爱,这在本书第一章就有一带而过的阐述。

  为了自己与所爱的人不再忍受煎熬,戒烟吧。

…… 此处隐藏8097字 ……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切的罪魁祸首叫“尼古丁”。尼古丁是一种杀虫剂的成分,以前是,现在依然是!尼古丁有剧毒,两三根香烟的烟草浸泡过的水注射进人体的话,几秒钟就能致死。我们常年吸烟没有立刻致死的原因在于,烟草燃烧以后大部分尼古丁被破坏了,剩下的被过滤嘴、鼻腔、气管、肺一层层过滤,最后到血液里的含量微乎其微。进入血液以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有毒的尼古丁产生抗体,而免疫系统为了保持平衡就会产生对有毒物质的依赖性,再由大脑反映出欲望感。日本和加拿大的脑科研究发现,对吸烟的欲望感是由大脑前额的两个部位产生,这种生理反应根本不是意识能够控制的。也就是说,吸烟的欲望是一种潜意识,人在吸烟的时候根本不会去思考我为什么吸烟、到底要不要吸烟的问题。”我要吸烟“这个想法就是一种直觉,所有吸烟的动作都是下意识的。现实也确实如此,烟民从点烟到吸吮,再到吞云如雾,这些动作都不需要大脑思考,大脑除了那个假的愉悦感以外,不会有其他任何感觉,我们完全不记得嘴里的味道和鼻子里的气味是什么样的。

  你可能又会问,既然是骗局,那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人,经过这么多年却很少有人发现这个问题呢,甚至连主流医学都还没有普及这个观点?

  这就是一个羊群效应!请你仔细回忆一下,从小到大,我们接触的一切跟烟有关的传播,除了明显劝导戒烟的公益广告以外,几乎全都在提倡吸烟!影视剧里,浴血奋战的革命英雄、足智多谋的侦探警长、风流潇洒的侠客怪盗、甚至毛和邓两位伟人,哪个不抽烟?每一个角色都在潜移默化的告诉所有人,吸烟是成功者的象征,是才华和魅力的表现。还有小说、漫画等等所有的文化产品里,都充斥着这方面的信息。去年的电影《老炮儿》就曾被批评,平均每分钟都有一次吸烟的镜头。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有一个声音无处不在的告诉你,吸烟是件大不了的事情哦!当所有人都认为吸烟理所当然的时候,零星的一些智慧火花就很容易泯灭在汪洋大海里。

  但你完全不必担心“戒烟到底有多难”。其实尼古丁上瘾对人体生理上的影响非常之小,几乎是感觉不到的。比方说,我们可以连续坐车几个小时不吸烟、考试两三个小时不吸烟、晚上睡觉8个小时不吸烟,却一点也不会难受。说明尼古丁上瘾对人体的影响绝大部分来自于心理上。再假设,现在我们面对面坐着,你想吸烟的时候我告诉你,“绝对不准吸烟”和“希望你最好不要吸烟”两种指令。这时候从指令强弱上分析应该是“绝对不准”的语气强烈,带来的负面情绪应该更高才对。可是现实中,肯定是后者让你感觉更难受!原因是当人很想得到一件东西,却怎么也得不到的时候,就会很纠结很痛苦。大脑会不断的强化需求意识,会把很小的感觉放大到可怕的地步。但是当念想被完全取缔的时候,大脑也就无法放大它了。因此,戒烟真的一点都不难。

  看到这里,如果你本身有戒烟的念头,又能够看明白前面的文章,你应该已经戒烟了!因为身体的不适已经让你有了感性上的认识,现在看清烟瘾本质以后,理性上也再没有吸烟的理由了。烟就自然而然的戒掉了。是不是有一种神奇的感觉,仿佛身处两个世界?其实现在这个世界才是应该存在的真实世界。不吸烟的人根本就没有失去任何快乐,相反比吸烟者要快乐很多!只有明白抽烟者身上有多难闻时,我才能体会到身边亲人和朋友们,以前对我是多么的包容。

  对吸烟最贴切的比喻就是“抓痒痒”。当被蚊子叮咬时,我们就会忍不住去抓痒,越抓越痒,越抓越痒,直到抓破了皮才停止。吸烟就是这样,越吸越想吸,越吸越想吸,最后身体出问题的时候才知道不能吸了。接下去,你要做的是巩固成果,坚定来之不易的信念和认知。根据我的经验,在一段时间里,疲劳犯困的时候理智不太清醒了,烟瘾依然会趁虚而入。到那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上床睡觉。

  不要相信网上那些古老陈旧的戒烟方法,戒烟根本不需要外界力量,也不需要意志力多强,更不用刻意回避社交场合和吸烟的朋友。只要看清了事物的本质,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这种穿越的感觉,其实就是认知的提升。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看破了,放下了。人生的意义本就是要提升认知,不断的攀登更上面的那个平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