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暑假作业

时间:2022-11-19 23:30:53 作者:壹号 字数:47694字

篇一:初一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练习一

1、履 诞 翘 氲

2、愿——怨 奈——耐

溯——朔 皇——煌

3、万里赴戎机 童稚携壶浆月晓风清欲堕时

赢得生前身后名朔气传金柝背灼炎天光

精诚所至垂緌饮清露

4、两个“对于”去掉

面对中考,认真思考过、努力过、拼搏过的青春女孩坚信:成功总有一天会向她招手

5、热爱生命和大自然 最爱

6、白居易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为少,才是早莺、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

7、树立少命名描绘

8、C

9、A

10、从淤泥中生长却不受泥的沾染,受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娇艳。

11、B

12、不蔓不枝不可得而疏者也

13、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 清正廉明

练习二

1、 钦 卓 魄 璧

2、训——驯 铸—筑讴——呕 历——厉

3、A

4、第二次的时候孙悟空变成牛魔王的样子骗来了芭蕉扇,体现了他的机智

5、希望大学生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努力拼搏,要坚持,相信:努力了就会成功

6、唐三彩是种盛行于唐代的彩陶工艺品,以黄、褐、绿三种颜色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7、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唐三彩形态自然、栩栩如生的艺术特点。

8、①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②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属于名族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③我们要珍爱这些文物

9、B

10、随机发放粮食给灾民,十一万多人活了下来。

11、为官清廉,无时无刻不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练习三

1、C

2、D

3、B

4、外国人开始学韩语

5、指史书中所记载的人物的淡泊情怀

指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似乎也蒌落枝头

6、①菊花种类繁多②平民化③菊花不是隐逸者,不炫耀自己的魅力,默默吐露芬芳

7、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菊花所具有的平民性,能给大家带去欢乐,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色彩

8、因为菊花展的菊花大多是温室培育的,娇气媚俗,缺少了家乡满山菊花的那种不畏严寒,不蒌尘泥的刚烈气质,缺少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

9、莲,亭亭玉立,洁白雅致,于是有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华章妙语,表现了一位君子的高洁情怀。

练习四

1、D

2、略

3、空气 呼吸的顺畅

4、略

5、上连续不断 正 庄家大丰收

6、(1)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2)(它们)遇到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子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部被咬成两段。

7、山:长、多、高、陡

夏水:迅疾、水位高

8、傍不肯剿灭害虫,迅速彻底

9、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

10、分总

11、举例子 列数字

地震前镇区的地理位置会发生移动,也说明了地震时可以预测的。

12、地震前可以测量到震区地热温度普遍升高,可以测量到震区地理位置发生移动,还可以测量到与地震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

13、略。(“拒不完全统计”表限制??)

练习五

1、呕进屈望

2、D

3、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略

5、成吉思汗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统一了蒙古,为蒙古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6、表现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心情和个性色彩

7、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给人以一种错觉,像铺在水上一样,很形象。

8、创造出了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着色,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

9、当做通“只”,仅仅 睡觉它的

10、贵州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一头驴进了贵

州。 变大了些,还是比较温驯的,渐渐的,竟然忘了他是狼。

11、这篇文章讽刺了统治集权中位高权重、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12、一些人野心很大、不怀好意

练习六

1、C

2、D

3、B

4、B

5、偏听则暗 前人之事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 芳草萋萋鹦鹉洲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6、寒冬里看到春光痛楚里看到幸福

7、(1)略

(2)从烦恼得到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人

(3)1.下有并跟鸟,上有并头莲。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此处隐藏12207字 ……

9. 简答。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阅读题: 10. 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1 这段文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这段话分几层?层意是什么?

3 文中“此种情况”的“此”,在词类划分中属________词,它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