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试卷

时间:2022-11-19 23:28:42 作者:壹号 字数:33681字

篇一:初二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号考 名姓 级班

2013—2014学年度(上)初二物理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总计30分) 1、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2、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3、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4、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 A.喷洒盐溶液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

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 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

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就把物体和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 () A.减少砝码B.增加砝码

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7、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日环食.能用来解释形成日环食现象的规律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8、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9、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该物体的明亮、清晰的实像,当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后,物体此时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 )

A.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变 B.只有下半部分,亮度不变 C.与原来相同,亮度不变D.与原来相同,亮度变暗 1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等大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

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

C.蜡烛在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1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1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

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13、下列不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

A.光年 B.岁月 C.甲子 D.小时

…… 此处隐藏8712字 ……

共用了时间 min;(3)该晶体熔化用了时间 min。

5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

⑴ 现有以下可供选择的实验步骤:

A.将金属块投入盛水量筒中,记下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记为Va;

B.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尚未用量筒测体积)记为m;

C.将量筒盛有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记为Vc。

请按合理的顺序将实验步骤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误差较小)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

5 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