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作文800字初二范文

时间:2022-11-14 19:37:16 作者:天下 字数:12764字

  桥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侧的汉白玉碑。石碑有四根柱子,在上面雕刻着东方巨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二年级作文:卢沟桥,希望你们可以喜欢哦。

  卢沟桥作文1

  小时候,一直听爷爷说起卢沟桥,总想亲自去看看,可是一直没有机会,今天,爸爸带我来到了卢沟桥,圆了一个梦想。

  卢沟桥虽然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远远望去,依然横跨在永定河上。走近桥头,只见桥两边各有一对石狮子守卫着,东边一对朝着桥头,西边一对朝着桥尾。桥栏上蹲着无数的石狮子,有大有小,雕工精致,至今都能数清鬃毛的根数。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抚摸幼崽,有的玩耍绣球,有的眺望远方……真是栩栩如生。至于那小狮子,它们有的被大狮子踩踏于脚下,有的趴在大狮子背上,有的在玩大狮子胸前的铃铛,还有的被大狮子叼着,活灵活现。中国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我很想数清桥上的狮子,可是数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我数得眼花缭乱,也没数出个准数来,我不禁对劳动人民那精湛的雕刻技艺赞叹不已!

  凝视着卢沟桥,凝视着奔流不息的永定河水,我心潮起伏,永定河啊,在过去的年代里,你可曾安定过?连年的战火,使得田园荒芜,民不聊生,你也备受摧残。卢沟桥啊,你载着我们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七七”事变就发生在你的身边,日寇罪恶的子弹,给你留下弹痕,至今犹存,然而,中华儿女就像桥上无数的雄狮,是不甘屈服的。我们的革命前辈拿起刀枪,奋勇反击,终于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兴旺。卢沟桥啊,你就是中国历史的见证!

  我静静地站在桥上,心潮澎湃,耳边听着中外游人的欢声笑语,衷心祝愿卢沟桥青春永葆,中华民族青春永葆。

  卢沟桥作文2

  漫步于桥上,看着两侧栏杆的石狮子,惊叹于先人的雕工精巧,独具匠心.然而,正是这些石狮,在七十年前的那场战火的洗礼中,目睹了我们忠勇无畏的先辈们,面对武装到牙齿的东瀛倭寇,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尊严.

  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强大起来了.从原子弹爆发到神州飞船的飞天;从香港的回归到黑瞎子岛的收回;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从171号中华盾驱逐舰的下海到歼-10飞机装备空军,如今的中国俨然以大国姿态展示世人.然居安思危,环视四周,我们真的安全了吗?中国有二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线,十五个陆地邻国,地缘政治十分复杂;三百万平方公里的海疆,竟有一百五十万与邻国存在争议:北边,中国与韩国黄海大陆架的问题还未解决,今又出现了高句丽历史问题,所谓"长白山"主权争议;往东,日本强占我钓鱼岛,更欲吞我数十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东南台湾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自2000年民进党上台,两岸关系急剧恶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际,也是台独危险之期;往南,中国与菲律宾,印尼,越南等数个国家有岛屿主权争议,近日越南更是公然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擅自对南海争议海域进行油气勘探招标,侵犯我国主权;往西,中国与印度尚有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存在争议,如今,印度仍占我八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相当于一个浙江省的面积.

  古老的长桥记忆着历史的沧桑,铭刻着历史的教训.昨日烽火硝烟,历历在目.前是不忘,以史为鉴,中国是大国,,只有发展自己才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大力发展国防,才能保卫我们的人民与祖先留给我们的每一寸土地.

  作为一名国防生,我更感使命的重大,国防现代化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去建设,我们任重而道远.

  "火红如朝阳赤日,炽热若热血丹心",面对抗日英雄的英灵,我庄严宣誓:"我将永远跟随中国共产党,将我的一生献给祖国,献给军队,为国防现代化的早日实现,为中华之崛起,奋斗终生!"

  卢沟桥作文3

  卢沟桥位于北京,是一座十一孔连拱桥。卢沟桥早在13世纪就闻名世界。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6月,1192年3月完工。卢沟桥的桥身是石体结构,桥长约有267米长。桥两旁有281根望柱,柱子上有许多石狮,原有627个,现在仅存501个。卢沟桥保存至今,已有800年历史。

…… 此处隐藏1037字 ……

  当无香回到了桥头,伫立在乾陵皇帝亲题“晓月”的汉白玉御碑(据介绍,“晓月”碑为四柱式宝盖顶,碑高4.52米,宽1.27米,两侧及四边刻有二龙戏珠浮图,造型别致,雕刻精美,此种碑形在北京尚属首例)前,悄悄地在心底勾勒起“晓月”的画面来……

  无香想,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呢?它又是怎么得名的呢?

  传说:古时交通十分不便,京城距卢沟桥约要走半天路程,京门送别,在此打尖,次日早行,鸡鸣时上路,但见明月当空,大地似银,卢沟桥上也是月色如霜,由此晓月的意境名传遐迩。

  元代陈孚有诗《卢沟晓月》为证:“长桥弯弯抵海鲸,河水不溅永峥嵘;远鸡数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月。道上征车铎声急,霜花如钱马鬃湿;忽惊沙际影摇金,白鸥飞下黄芦立。”

  明代张元芳有诗《卢沟晓月》再证:“禁城曙色望漫漫,霜落疏林刻漏残;天没长河宫树晓,月明芒草戌楼寒。参差阙角双龙迫,迤逦卢沟匹马看,万户鸡鸣茅舍冷,遥瞻北极在云端”。

  清代乾隆曾到过卢沟桥,也写有《过卢沟桥》诗:“薄雾轻霜凑凛秋,行旌复此渡卢沟。感深风木睽逾岁,望切鼎湖巍易州。晓月苍凉谁逸句,浑流萦带自沧洲。西成景象今年好,又见芃芃满绿畴。”乾隆十六年(1751年),奉太后谒泰陵,过卢沟桥又作诗:“茅店寒鸡咿喔

  鸣,曙光斜汉欲参横。半钩留照三秋淡,一☆分波夹镜明。人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并题“卢沟晓月”,立碑于桥头。

  无香大白天站在卢沟桥上,当然无法亲身领略“晓月”的真妙,只能遥想古人,在没有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农耕时代,他们自北京城外出南下,多在晨光熹微之际匆忙出发。出北京城三十里到达桥时,天上那轮尚未落去的残月,正映照着波光桥影,于是便形成一个晓风残月的梦幻一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