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知识点

时间:2023-08-30 12:00:00 作者:壹号 字数:2831字

初二的常识点(精选5篇)

初二的常识点要怎样写,才更标准规范?依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历,参阅优异的初二的常识点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共享【初二的常识点(精选5篇)】相关办法经历,供你参阅学习。

初二的常识点

初二的常识点篇1

常识点:初二物理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

1.声响是由物体振荡发生的。

2.声响的三个特性:腔调、响度和音色。

3.腔调与发声体的振荡频率有关,频率越高,腔调越高。

4.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5.音色反映了声响的质量和特征,不同发声体的资料、结构不同,发出声响的音色也就不同。

6.频率指发声体振荡时在每秒内振荡的次数,频率越高,腔调越高。

7.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达,声响的传达需求介质。

8.回声是指声响在传达进程中,碰到障碍物,有一部分声能被反射回来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

9.削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削弱;在传达进程中削弱;在人耳处削弱。

第二章光现象

1.光的传达速度是3.0×10^8米/秒。

2.光的色散现象。

3.通明物体的色彩由透过光的色彩决议。

4.不通明物体的色彩由物体反射光的色彩决议。

5.不可见光包含红外线和紫外线。

6.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

7.凹凸镜对光线的效果:凸透镜对光线有集聚效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效果。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家在法线的两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9.平面镜成像的特色:像和物体巨细持平;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间隔持平;连线与镜面笔直,虚像。

10.光的折射现象。

11.凸透镜成像规矩: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倒竖、缩小的实像(照相机)。

第三章透镜及其运用

1.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够对光线起集聚效果和发散效果。

2.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集聚效果越强。

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集聚于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4.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

5.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效果。

6.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

7.照相机是运用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经过凸透镜成倒竖、缩小的实像。

8.扩大镜是运用物体在凸透镜焦距之内时,经过凸透镜成正立、扩大的虚像。

第四章质量和密度

1.质量是物体自身的一种特点,与物体的形状、状况、方位和温度无关。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3.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4.密度的核算公式:$rho=frac{m}{V}$。

5.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6.1千克/米^3$<$$rho$$<13.6克/米^3$,一般叫做固体。

7.0.9克/米^3$<$$rho$$<1.36克/米^3$,一般叫做气体。

8.纯洁物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纯洁物组成的成分一般不同。

9.同种物质的密度是必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以上是初二物理上册的常识点,初二的学生能够参阅学习。

初二的常识点篇2

初二常识点:

化学:

1.化学是一门是一门研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改动规矩的根底自然科学。

2.空气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

3.氧气的用处是支撑焚烧和供应呼吸。

4.人类生计所需的四大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5.氧化反响: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响。

6.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氧化反响。

7.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焚烧。

8.爆破: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到达爆破极限,遇明火发生急剧焚烧,发生的热量聚积,使气体体积敏捷胀大而引起爆破。

9.物理改动和化学改动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0.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经过化学改动表现出来。

11.分子是坚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2.原子是化学改动中的最小粒子。

13.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14.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15.决议原子质量巨细的微粒:质子和中子。

16.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反响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 此处隐藏2871字 ……

2.法律常识:学习根底法律常识,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3.社会常识:学习社会日子的根本常识,如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等。

4.政治常识:学习国家政治制度、国际联系等常识。

地舆:

1.地球科学:学习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气候等根本常识。

2.国际地舆:学习国际地舆概略,包含各大洲、国家、区域等。

3.我国地舆:学习我国地舆概略,包含各省、市、县等根本情况。

4.地舆实践:学习地舆实践常识,如地图运用、地舆查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