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学论文

时间:2022-11-20 21:24:31 作者:壹号 字数:32378字

篇一: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毕业论文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毕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以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内燃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环境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内容,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液体的动能安全、高效、低(或无)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研究转换过程中的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方面人才在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计算机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潜力.

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交通大学为例,1952年院系调整时,当时设在机械系中的动力组就单独成立了动力机械系。由于受当时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在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专业面曾一度越分越细。50年代初期只有锅炉、气轮机、内燃机等专业,以后又先后办起制冷专业与风机专业,制冷专业又细分出压缩 1

机,制冷及低温专业。在50年代末又创办了核能专业,在60~70年代有些学校先后设立了工程热物理专业。这样能源动力学科中的专业就先后包括有锅炉、涡轮机、电厂热能、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内燃机、工程热物理,水力机械以及核能工程等11个专业,形成了明显的以产品带教学的基本格局。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包含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的前身为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该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对水患的治理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设立了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一些专门的水利院校,1958年起在这些院校和西安交通大学水利系(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的前身)设立了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以满足国家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后,该专业更名为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1984年该专业更名为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涵盖了原水能动力工程、水电站动力装置、水电站动力设备、水能动力及其自动化、机电排灌工程、水能动力与提水工程等专业,昆明工业学院、成都科技大学等一些院校都设置了该专业。1998年,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新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包含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9个专业。 2

客观上说,这种专业划分与当时我国计划经济的体制以及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适应的。过窄的专业面,但却培养了专业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因此,在当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体系的重建,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向现代化方向的发展和高新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外先进科技、管理体系的大量引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当时实际存在的过细过窄的工科专业设置,总体上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必须进行专业调整。

…… 此处隐藏6628字 ……

节能减排不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也表现了我们敢于承担国际义务的勇气和胸襟。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经济增长,我国资源的基本特点: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具体国情。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因此,我们要走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发展道路,结合我国的

实际国情,制定正确的节能环保路线,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倡导“低碳”“乐活”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人们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选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排放,保护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中国特色低碳道路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节能减排既是一项现实紧迫的工作,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节能目标已经确定,各项措施正在推进。尽管任务十分艰巨,但只要全社会统一思想,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节能减排目标是能够实现的。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需要全体公民共同努力。

希望大家能够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为我们的自己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5144班 王嘉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