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3000N飞豹:中国比肩美国的舰载近程防空导弹系统 - 图文

时间:2022-11-24 16:14:25 作者:壹号 字数:4457字

FL-3000N飞豹:中国比肩美国的舰载近程防空导弹系统

资料图:国产FL-3000N近防系统。

FL-3000型近程防空导弹的列装,标志着中国的末端反导已经成功由近防炮阶段提升至导弹反导阶段,获得了与美国相等的技术水平。且FL-3000型导弹一旦投入国际高端舰空导弹与战舰升级市场,或将提升中国的整体军售水平与影响力。

众所周知,“瓦良格”号航母下水试航后,世界对中国海军军备发展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了系统化大型装备上,对单项技术装备研发成果的关注开始逐渐降温。但随着056型护卫舰的下水,这一情况或将开始发生转变。原因很简单,056

型护卫舰装备的FL-3000型近程防空系统虽然存在集成局限,但作为一款标志性装备,它的出现预示中国在防空导弹研发领域已经超越俄罗斯,获得了与美国齐平的技术水平,成功实现末端反导装备由火炮向导弹的转变。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若中国将FL-3000型导弹投入国际军售市场,将增加高端防空武器与战舰升级业务,中国的军售水平会获得整体提升。

资料图:网上流传的国产近防系统FL-3000导弹。

首先,FL-3000型近程防空导弹或存在弹体与发射器集成局限。

FL-3000型近程防空导弹是中国参照美制“拉姆”导弹模式,自行研发的一款舰载末端防空导弹。其主要任务是末

端拦截敌方的反舰导弹与作战飞机,加强水上平台的末端反导能力。目前,该型防空导弹已经研发出24联装、18联装、12联装、8联装与4联装5种发射装置。但与之相比,作为FL-3000型导弹的原型,美制“拉姆”导弹确并未发展出如此丰富的系列装备。原因并不在于美国在技术与理念上落后,而是中国在FL-3000型导弹的弹体与发射器集成方面存在瓶颈。

如果回顾美制“拉姆”导弹的研发历程就不难发现,该型导弹并非全新研发的装备,其采用的导弹实际上是加装“眼镜蛇”空空导弹红外引头的“毒刺”肩扛防空导弹。因此,“拉姆”导弹的弹径维持在了与“毒刺”导弹类似的127mm。而作为参照“拉姆”发展的产物,中国的FL-3000导弹在导弹体积上基本与“拉姆”导弹类似。但当对比两型导弹的整体发射装置时却不难发现,“拉姆”导弹的发射筒直径更小,整个发射架的体积也更小。尽管目前美军目前主要装备的是21联装的“拉姆”导弹发射架,但其整体体积其实相比已装备“瓦良格”号航母的18联装的FL-3000型导弹的发射架要小很多。

对于舰空导弹而言,导弹发射装置由发射架转变为发射筒,再由发射筒转变为藏于舰体内部的垂直发射单元,是其发展历程上的两次飞跃。而贯穿这两次飞跃之中的一项关键

…… 此处隐藏0字 ……

技术,就是导弹的弹翼折叠与系统集成技术。就导弹的气动布局而言,在一定范围内,弹翼的面积越大,越有助于导弹进行机动。但若要以发射筒方式进行发射,就必须对弹翼进行折叠,在这一领域,西方国家主要采用的是弹翼中段或末段的两段式折叠方式,而俄罗斯则发展了弹翼中段、末段的三段式折叠方式,而综合各方面技术性能,西方的末段两段式折叠是最为成熟与有效的技术。该项技术可在最小的技术风险下,将弹翼折叠后的导弹直径缩到最小。而目前尚无证据显示中国掌握了此项技术。因此FL-3000型导弹采用的,仍将是较为陈旧的中段式两段折叠技术,由此需要更大的发射筒容纳弹翼折叠后直径更大的导弹。而作为一款强调整体集成化的导弹系统,较大的发射筒也将影响整体系统的集成水平,进而制约整个系统的技术水平。

资料图:网上流传的国产近防系统FL-3000导弹。

其次,FL-3000型近程防空导弹使中国末端反导水平与美

国齐平。

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以俄制的“蚊子”级鱼雷艇发射的“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由此向世界展示了反舰导弹这一全新武器的威力。但对此,西方国家却显示出了罕见的慢热。而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用“超军旗”攻击机发射的“飞鱼”反舰导弹击沉了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这一事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