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表现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1-21 23:13:08 作者:壹号 字数:3205字

2 0 1 3年第 3期总第 9 9期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F u j i a n R a d i o& T V U n i v e r s i t y

N o. 3, 2 01 3

Ge n e r a l, No. 9 9

浅谈表现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黄玲玲(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 5 0 0 0 3 )

摘要:表现性评价是一种以评价任务的真实性为特色的质性评价方式,因其真实性、综合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点对语文教学产生独特的作用。但因其自身缺陷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能更有效地在语文 教学中运用表现性评价。教师可以从明确评价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制订评价标准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表现性评价的优势。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使语文教育教学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语文教学;改革;应用中图分类号:G 6 3 3 .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8— 7 3 4 6 ( 2 0 1 3 ) 0 3— 0 0 6 8 - 0 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

以多项选择题为主流的测验方式造成很强的震撼,而这也正是表现性评价的出发点及本质特

生。”那么,教师如何做才能让教鞭不会落在瓦特的身上,牛顿不会受到冷眼,爱迪生不会被讥笑呢?这就需要有效的学生评价机制——一种全面的、发展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评价机制。

征。 2 .现实背景。2 0世纪 9 0年代后表现性评价成为欧美各国及我国香港地区的教育界和测量界的热门课题,其主要原因是出于对选择式标

表现性评价正是这样一种新型的评价方法,符合教育改革理念和时代的发展。它可以更直

准化测验题的普遍不满,人们认为这样的测验题只能测量学生“知道”什么但却无法测量学

接、更真实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检测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能做”什么。于是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各国教育界希望通过评价机制的革新以更好地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一

选拔人才,同时发挥评

价的导向性作用来促进教学与学习质量的提高。作为一种以评价任务

…… 此处隐藏0字 ……

表现性评价的相关理论

的真实性为特色的质性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

(一)表现性评价的产生背景1 .理论背景。建构主义强调要根据具体情境,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建构用于指导问题解决的模式,而不能靠将已有知识简单提取出来去解决实际问题。建构主义的这种强调整体、 情境、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对传统的收稿日期:2 0 1 3 - 0 4— 1 8

受到教育者的青睐,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二 )表现性评价的含义及特点

1 .表现性评价的定义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办公室在 1 9 9 2年对表现

性评价 ( p e珊a n c e a s s e s s m e n t )提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表现性评价是要求学生创造出答案

作者简介:黄玲玲,女,福建闽清人,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晋安校区讲师。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