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竞赛感想

时间:2022-11-21 23:10:02 作者:壹号 字数:2745字

张鑫雨同学自述“我的竞赛历程”

端木守拙 发表于 2010-8-24 14:16:00

我的竞赛历程

一、进入整合班:

初二第二学期伊始,年级从四个平行班中选出一个作为整合班,我有幸被选入整合班学习。同时,学校决定比平行班提前半年加开化学课。在学期初,看到课表中赫然写着“化学”,我的心中充满期待。第一节化学课,我认识了化学启蒙老师——吕继红老师。活泼的课堂、绚丽的实验,无一不吸引我继续深钻。由于当时初中化学竞赛并没有开展,更不清楚高中化学竞赛的情况。因此并未刻意为竞赛做什么准备。初中的一年半,也只是学好课内知识,看些高中书籍而已。

二、高一上半学期:

开学初,我参加了一商局党校竞赛课,初步进入了竞赛的学习。第一次课时,组织老师在介绍竞赛赛程时说:“每年会从全国初赛一等奖中选拔出五人进入北京代表队参加全国决赛,我希望两年后在座的诸位当中能有人进入到那五人之中。”正是这句话,又一次点燃了我对化学竞赛的热情。首先花两周的时间补齐高中化学知识,随后开始看大学教材。虽然那时由于知识储备不够,大学书看的很慢。但每当学到新的理论,学会新的方法,我都感到十分愉快。

参考书:

《无机化学》(北师大等四校合编,第四版上册,高教出版社)

《普通化学原理》(严洪杰等著,第二版,北大出版社)

《无机化学》(吉大、武大合编,第三版下册)

《奥林匹克化学》(吴国庆、李克安、严宣申、段连运、程铁明,第一版,北大,1993)

…… 此处隐藏0字 ……

三、高一寒假:

在学期末,一商局党校老师通知寒假期间在中础宾馆举行为期十天的化学竞赛培训。当时权衡再三还是决定试一试。现在看来,那次做出的正确选择,是我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中础班里,第一次结识了众多有着同样追求的朋友,认识了诸位性格迥异的教授,更认识了在我竞赛路上影响颇深的刘建珍老师。在北大严洪杰教授的推荐下,我进入了北大附中周日的竞赛班学习。

参考书:

《普通无机化学》(严宣申、王长富著,第二版,北大出版社)

《化学原理选讲》(严宣申,南方出版社,2001)

四、高一下北大附竞赛班:

来到北大附竞赛班已是高一下半学期,有幸听到了曹居东教授的有机化学、段连运教授的结构化学、高盘良教授的物理化学以及赵凤林教授的分析化学。虽然北大附竞赛班主要针对高二学生,但在这半年中学习身边学长的学习方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