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下数学教案

时间:2022-11-21 05:52:13 作者:壹号 字数:7302字

教案

学科

任教科目 任教年级 教师姓名

2014年---2015学年 第 二 学期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一、 基本情况分析 1. 教材分析 (1) 数与代数部分

在初步理解常见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方程的知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并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学习因数和倍数的知识,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从新的角度进一步了解整数的特点,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是为探索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提供支持。

由于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运算在前面几册教科书里已经基本完成教学,所以本册开始,转入分数的意义及其运算的教学。

此外,结合《因数和倍数》这个单元的教学,教材还安排学生自主探索“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联系学过的四则运算和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图形与几何部分

本册教学圆的认识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结合对圆的认识,教材还安排了扇形的初步认识。 (3) 统计与概率部分

本册教学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侧重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的问题北京合理选择呈现数据的方式和分析数据的角度。 (4) 综合与实践部分

本册安排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既注意联系有关单元的教学内容,又不拘泥于某个单元所教学的知识与方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方面

(1)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会解一些简易方程,会列方

程解答相关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过程。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意义、性质以及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

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联系统计活动过程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能对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2. 数学思考方面

(1) 在认识等式和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实际

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培养符号意识,感受方程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2) 在认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等活动过程中,进一步

感知自然数的基本特征。

(3) 在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

程中,进一步体会有序思考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4) 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过程中,主动进行观察

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学会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初步的演绎推能力。

(5) 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和与积的奇偶性

规律等活动中,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6) 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

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不同平面图形的相互关联,发展空间概观念。

(7) 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

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 问题解决方面

(1) 联系实际,提出和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

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 在列方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

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 在基于数据作出判断和简单预测,以及应用转化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

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关联,增强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4) 在分析数量间关系,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等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

交流的过程,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考,进一步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5) 在探索计算方法、检查计算结果、发现数学规律,以及应用所学知识

…… 此处隐藏504字 ……

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不同平面图形的相互关联,发展空间概观念。 5.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5.精心设计教案,充分利用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6.加强培优辅差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