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教学设计(人教版)

时间:2022-11-21 00:19:51 作者:壹号 字数:10641字

《中 彩 那 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财富、修理厂、名牌、、赠给、拥挤、道德、难题、彩票、存根、回忆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4、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情感。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

识父亲的诚 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母亲说的两句话。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反复阅读7、8两个段落,懂得“道德难题”什么,

父亲又是怎样解决的,这样做值得吗?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法 合作研读感悟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揭示课题

1、世界上有比金钱财富更珍贵的东西吗?我们可以从今天要

学的的课文中找到答案。(板书课题)

2、交流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关于资本主义社会…… 二、“四读”课文,扫清字障

1、汇报读文:生开火车读文,师生共同正音。 2、指导读文;注意正音。

重点点拨:赠、财的读音。

正确区分拨与拔、货与贷的字形。

3、验收读文:理解生词:

拮据:缺少钱财,境况窘迫。(联系句子或找近义词法) 精湛:指技术熟练、精通。(用词造句) 4、展示读文:读正确、流畅。 5、说说读懂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班班通出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3)课文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在班上谈读文后的体会。

(父亲是个大好人,不贪财,不图利,诚实、守信……)(课文是围绕着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写的。) 3、按总分总的结构分段:

第一段:(1.2)写了我的家庭背景和母亲的教诲.(概括法) 第二段:(3-9)写了中奖后,汽车得而复失的经过以及"我"的思想感情变化.(概括法)

第三段:(10)写成年后,”我”明白母亲的教诲.(抓重点句法) 4.质疑问难:(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 (为什么说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谁做到了诚实、守信?在什么情况下做到了诚实、守信?他是怎样做的?)

四、当堂训练 巩固新知。(班班通出示)

1、比一比,组词。

唯( )财( )属( )货( )拔( )使( )

维( )材( )嘱( )贷( )拨( )驶( )

2、读一读,选一选

◆这位好心人的馈(guì kuì)赠令灾区人民感动万分。 ◆贫困山区的人民生活十分拮据(jū jù)。

◆我梦寐(mèi wèi)以求的是2008年和父母一起去北京看奥运会.

3、想一想,写一写 我能把下面的词组补充完整

技术(精湛) 工作( ) 色彩( )

体会( ) 神情( ) 山路( ) (同桌互批,师批后进生)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名言导入,直奔中心

1、导入:齐读一句名言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一位普通的母亲

2、 朗读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除了记得这句话,还了解了哪些内容?(再次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明白父亲遇到了什么样的“道德难题”) 二、品析词句,探究心理 (一)走进父亲的内心。

1 、读画:自读三~五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父亲中彩后表情的句子。2 、读悟: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品析词句。 a.中彩后的父亲有怎样的表情?(中彩获车──神情严肃) b.品读句子:班班通出示

(1)“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2)“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指名读句子:

引导学生分析 揣摩人物心理: 同学们,为什么中彩后父亲会不高兴呢?

体会出:因为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做了记号“k”,正是这张带“k”字标记的彩票中了奖

比较父子间的不同态度:体会出:我的心情与父亲的心情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父亲的不悦。 c.读说:拓展想象,练习说话,深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大街上人声鼎沸,只有神情严肃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车,他的心里矛盾极了......

(指名补充---全班交流---教师梳理) d.读情: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深入感悟父亲的内心。

1、读思:默读思考万般无奈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奔驰车,回到家里,他又做了些什么?用“----”画出相关的句子,从中体会出什么?

2、读悟:体会父亲当时的内心世界

(1)读句子:“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2)说体会:父亲用橡皮擦掉K字时会想-------------------------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说:1.昧着良心满足个人私欲;2.对家庭的责任感)

师结: 父亲想留车是有他的理由的,让我们联系前面的句子读一读

…… 此处隐藏1004字 ……

不是自己的

中彩------→神情严肃

﹨ 诚实 /打 诚﹨有信用/ 电 信↘↙话 高兴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从整体感知开始,在细读环节下工夫,在讨论上期待突破,最后达到了统一认识、明晰事理、升华情感的功效。备课遵循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发展顺序。我先让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并且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以此来实现“文通”的目标;再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接着又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来朗读,使学生熟读课文,实现“事熟”的目标;在学生充分熟读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提出诸多的疑问,自然地引导学生归纳出了讨论的话题,学生在激情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明晰了文章的道理,从而实现“理透”的目标。我认为,本课的设计就如理念中提到的一样:既注意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又注意了教学方法上的变革。

可取之处:1、内容上:从重点入手,注意了说、写训练;2、方法上:从多样入手,注意了简洁实用。

不足之处:对“文通”“事熟”“理透”这几个环节把握不够好,环环连接的地方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尤其是“事熟”“理透”环节学生的多样朗读体现不够,违背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宗旨。

总之,希望通过这次课堂教学研究能使自己有收获,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