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家访后的反思

时间:2022-11-21 00:19:12 作者:壹号 字数:7445字

一次家访后的反思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对于教师而言师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学生郭荧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现在接手的这个班中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叫曾祥雪。

一次家访后的反思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对于教师而言,“师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家访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为什么要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面对面促膝交谈的好处。

在家访之前,我跟学生说好了时间,有一位同学说从来就没有老师去过她家,她因此很激动又高兴;有的家长本来要上班,知道我们要去,就特意请了假在家等我们,这些举动让我觉得家长们和学生很重视老师的来访,也很欢迎老师家访,他们特别想

有一个机会能单独和老师一起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我也更深地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殷殷期望。

10月22号利用下午课后时间,我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同时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10月22日那天家访,让我感触好深。刚到钟梅英家门口,家长就很热情的欢迎我们;还说:“我们老师关心他们孩子,开学不久就家访了,真是辛苦你们呀1还说我们老师很有责任心,当听到家长这么说,心里感到很安慰,再苦也值得了。而一开始我们就聊一些该生的情况!聊着聊着,那学生的妈妈就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好朋友聊了,还说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当时好想去安慰,却不懂怎么说好,就静静的听着他们诉说,相信说出来了会好些。最后我们还是有说有笑的聊,在回来时候她还说有时间再去她家坐坐,一起说说话等。这位家长让我感到了一种格外的亲切与友好。同时这次家访也让我深有感,原来我们跟家长也可以那么的亲切与友好。

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学生郭荧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

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

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学生陈双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望老师经常到家。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

…… 此处隐藏0字 ……

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

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一次家访了解一个家庭,一次家访走进一个心灵,一次家访震撼一次心灵。总之,家访让我受益非浅。通过家访,我感受到家长们对孩子都寄与了厚望,只是缺少了正确有效的方法,使得一些孩子的教育效果不

甚理想。本次家访活动,更拉近了教师与家长间的距离,增进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与信任度。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家访工作作为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并且善于做家访工作。

一次家访后的反思

我现在接手的这个班中,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叫曾祥雪。每次单元检测后分数都很低,父亲又不愿意拿他读书。这一切都被我看在眼里。像这种在班上各方面表现都不突出的学生,出现这样的状况肯定有一些原因,才导致他出现这些成绩不好、不自信、胆小怕事的现象。我想,作为班主任的我是应该去走近这样的学生,去帮助一下他。可是怎样去帮助他呢?我想,要去帮助学生,就得走近他,去了解他,只有了解他之后我才能“对症下药”。

周二下午,我决定到她家去家访。因为我发现她从开学至今很少有笑容,即使偶尔露出微笑都是怯怯,没有八年级儿童那种天真无邪的样子,让我很是揪心。我一直在观察她:学习很认真,课堂作业很积极,但是书写很慢,总是最后一个完成,课堂上很少举手回答问题;课外能到操场上游戏,但是没有其他同学那样开朗活泼。一个月来,真的很少发现这个孩子真正的开心过,尤其是最近两天,显得更加忧伤。

下午放学后,我对她说:“你等我一会,我去你家做一次家访。” 到了她家我问“你妈妈怎么不在家烧饭你吃呢?”李云说:“妈妈干活去了。每天下午都是我烧饭。”什么?自己烧饭吃!我到屋里转了转,地面比较干净,房里的被条摆放整齐。说真的,我想看一看她怎样烧饭。我对她说:“你烧饭吧。”她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