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党委书记述职报告

时间:2022-12-11 12:10:31 作者:壹号 字数:8444字

  本年度,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奋斗目标和教学科研重点工作,遵循“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发挥政治引领保障作用,完成了学校部署的工作任务。

  一、坚持从严治党,切实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

  一是抓好理论武装,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重点内容,党政班子带头学,组织中心组专题学习5次,前往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展实地学习1次,邀请马克思学院姬会然副教授、法学院何建华副教授为全体党员辅导学习2次。通过强化学习,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站位和全体党员的“四个意识”,推动理论思想入脑入心。

  二是抓好制度建设,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以严格执行学校规章制度为必要前提,党政班子分工明确,权责统一;结合实际,制定了《体育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实施细则》、《体育学院网站管理实施办法》、《运动队竞赛管理办法》,完善学院制度体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开好党委会把握大局,做好决策。全年召开党委会10次,党政联席会议27次,讨论共议学院“三重一大”事项,部署落实工作。

  三是抓好队伍建设,稳步优化队伍结构。根据支部书记年度考核结果,表彰了3名优秀者;严格执行学校党支部换届的工作原则,调整了50%的教工支部书记人选,保证了“双带头人”制度的全覆盖,顺利完成9个支部的换届工作;注重后备干部梯队建设,从机关引入1名,学院推荐4名科级干部,5个科级管理岗位全部专职化,不仅改变了原有教师兼职的局面,而且为年轻干部提供了发展平台;1名科级干部晋升为副处,还荣获了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四是抓好工作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坚持“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工作原则,强化班子成员“谁主管谁负责”的意识,教育党员准确把握《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内在要求,引导全体师生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目前学院生态环境良好。

  五是抓好党建活动,巩固提高工作成效。党委组织教师党员观看了电影《厉害了,我的国》,赴静乐县丰润镇西里上村进行了扶贫慰问,赴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高君宇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次,组织研究生党员赴百团大战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次,组织本科生党员先锋队开展了义务授课、植树、服务老干部运动会等系列公益活动。此外,还组织部分支部书记赴遵义会址进行了实地党史学习,并和贵州大学体育学院交流党建工作经验等等。多层面的党建活动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坚持立德树人,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推进师风师德建设。学习贯彻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经常宣讲树立良好师风师德的意义,结合典型案例引导广大教师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守则》,发挥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传授技能与培养品德相统一。注重宣传体育教师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营造师德有榜样、课堂有思政,“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氛围。9名出国交流教师工作中表现出的教师风范和职业素养得到了认可和赞同。

  二是强化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稳步提高服务水平。要求专职管理人员坚定“平凡岗位上必须有应有贡献”的信心,齐心协力,耐心、细心、热心地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团结专业技术领导干部“管理和服务相促进,履职尽责共担当”,勇于实践,共同前进。

  本人通过亲自参加工会组织的集体项目,观摩教学基本功大赛参赛教师的授课,为射箭队、篮球队比赛现场助威等,充分融入并增进和教师们的感情,夯实思想工作基础。被评为山西大学2018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

…… 此处隐藏725字 ……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上下联动和内外联动相结合,优化配置,以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为方向,以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完善管理为动力,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保障作用,不忘初心,奋发有为,为学校“双一流”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主要工作举措

  1.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强化“四个意识”,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以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稳妥处理学院和研究所的关系,调动学科带头人的工作积极性。

  2.发挥学术分委员会在学科方向整合、资源调整配置的引领作用,为学科建设水平的稳步提升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3.发动广大师生全员参与,上下联动和内外联动相结合,抓住“双一流”建设2019黄金冲刺期,力争取得多方面成果。

  4.处理好理论研究、体育竞赛和社会服务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教师高级职称评价体系。

  5.进一步加强体育场馆的管理,提高为教学科研服务保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