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镇园林绿化十三五规划 精品

时间:2022-11-24 19:10:30 作者:壹号 字数:4949字

附件2

城镇园林绿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编制纲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林业大学 二零一四年七月

1

前言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步发展,是当前资源和环境约束日趋强化所提出的迫切需求,因而对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规划现状与形势

(一) “十二五”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回顾(略) (二)面临形势---机遇和挑战

1.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对城市园林绿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对城市园林绿化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提出优化城市发展格局(节约利用资

2

源,实施生态修复以及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实现“生活空间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行业。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设立了有18个主要发展指标的城镇化指标体系,明确强调城镇集约发展和绿色发展,设立了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的上限,以及可再生资源消费、绿色建筑、建成区绿地率以及空气质量等资源环境指标。这些指标和要求的设定,将成为新型城镇化是否达标的硬性指标。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指标体系使园林绿化成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也是新型城镇化是否达标的关键因素。

2.新型城镇化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拓展新思路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注重城市文化和自然景观的保护,要做好相关规划和统筹衔接,避免千城一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创新规划理念,指出: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民族风情小镇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城市园林绿地是践行这一理念的重要载体,保护自然景观,传承历史、传承文化,突出区域的人文特色和历史特色;保证城市历史机理通过生态绿地得以保存,地域文化依托园林绿化予以传承。城市拥有足量的园林绿地,自然洁净的水系,完整的文物保护区,以及合理的城市基础设

3

施建设用地,才能实现城市健康可持续的运行与发展。 “人的城镇化、环保的城镇化、有文化传承的城镇化”,是新形势下对城镇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国家新型城镇化提出的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以及不同功能定位小城镇发展,将成为新形势下城市园林绿化行业落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

…… 此处隐藏0字 ……

3.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为城市绿线管控提供坚实保障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首次提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城市绿线是城市规划确定的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界线,是生态红线在城市规划区的具体实施线。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要保障城市园林绿地的足量与高质。通过城市绿线的严格控制,处理好建设发展关系,落实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工程。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立足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以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和提升城镇公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