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足骨折与脱位Chopart和Lisfranc损伤 - 图文

时间:2022-11-25 14:03:19 作者:壹号 字数:8345字

中足骨折与脱位-Chopart和Lisfranc损伤

定义与流行病学

Chopart关节也称跗间关节或跗横关节,由跟骰关节和距舟关节组成,以距下关节为参照,分别处于内翻和外翻位。二者作为一个功能单位连接后足。Lisfranc关节由跖跗关节复合体构成,包括内、中、外楔骨、骰骨及与5块跖骨形成的关节面。足舟骨与楔骨及足舟骨与骰骨间也形成关节,但并未专门命名。Lisfranc关节构成了足纵弓和足横弓的基础(图.1)。

图.1 中足骨结构解剖图。图.1-A,上面观;图.1-B,下面观;图.1-C,内侧观;图.1-D,外侧观;图.1-E,冠状面观。注意图.1-A和1-C中的红线,表示中足的正常对线, 包括距骨、足舟骨、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

涉及Chopart关节和Lisfranc关节的中足骨折在临床上极易漏诊,33%的此类损伤均没有明显的X线表现,不少临床医师对此类骨折也较为陌生。据统计,Chopart关节损伤在临床上极为罕见,而Lisfranc关节复合体的损伤也不常见,上述2关节损伤的年发生率仅为0.2%或1/55000。其中近1/3的此类损伤病例均由类似于运动损伤的低能量损伤造成,多与其他中足损伤同时出现,从而进一步增大了诊断难度。

骨与软组织结构的解剖

Chopart关节由距舟关节和马鞍形的跟骰关节构成。距舟关节为类球窝关节,足舟骨近侧面为深袋状,内容距骨头,可提供部分的关节稳定性。相关结构还包括跟骨前、中面,跟舟足底韧带和Y形的分歧韧带(图.2)。跟骰关节在垂直面上呈凹陷状,而在横断面上呈突起状,由跟骨的前关节面和骰骨的后关节面对合形成,此关节为高形合度关节,在足部着地时呈“锁定”状态。

图.2 足窝的解剖

Lisfranc关节由前侧和近侧跗间关节组成,是足纵弓和横弓的关键结构。在横断面上诸结构排列成梯形的“罗马拱门”结构,维持关节的横向稳定性,而第二跗骨基地则是维系关节纵向稳定性的关键所在。第1、2、3跗骨分别与相应的楔骨形成关节面,而第4、5跗骨则在骰骨的不同面上分别形成关节。(图.1)。这些小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通过韧带结构维系。

Lisfranc复合体的关节囊可划分前、中和外3个间室(相应的将此关节分为3柱),分别包绕第1跖跗关节、第2、3跖跗关节和第4、5跖跗关节。而关节周围的韧带可分为背侧、骨间和跖侧3群。其中骨间韧带最强大,对于关节的稳定非常重要。除第1-2跗骨外,其余跗骨间均存在此结构。在第2跗骨与中间楔骨间通过Lisfranc韧带相连,从而将Lisfranc关节的内、中、外3柱牢固固定。Lisfranc韧

带是最粗壮的骨间韧带,这也是导致中足骨折-脱位损伤中,经常发生第2跗骨基底部跖侧撕脱骨折的原因(图.3)。跖侧韧带的强度大于与之对应的背侧韧带群,有助于中足“罗马拱门”结构的保持。

图.3 足非负重正位(AP)X线片。第2跖骨基底内侧缘与内侧楔骨外缘分离>2mm,注意其间的撕脱骨块

足背动脉穿过Lisfranc关节,从第1、2跗骨基底部之间向跖侧穿行形成跖动脉弓。发生中足骨折-脱位时,足背动脉易在此区域受累发生撕裂或栓塞,造成血肿或筋膜室综合症。腓深神经与足背动脉相伴行,支配第1、2足趾趾蹼的背侧区域。

多根肌腱与Chopart和Lisfranc关节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胫前肌腱和腓骨长肌腱。胫前肌腱止于第1跖骨基底和内侧楔骨的背侧,是第1跖跗关节的动态稳定结构。当关节发生脱位时,胫前肌腱可能卡压于中间和内侧楔骨间而造成复位困难。腓骨长肌止于第1跖骨的下外侧面,可动态支持足纵弓和横弓。

中足的生物力学

…… 此处隐藏763字 ……

如果X线检查提示跖跗关节破坏而并无明确的临床病史支持时,应考虑夏科氏关节病(Charcot neuroarthropathy)。虽然此类疾病仅在一小部分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中出现,但中足却是此类疾病的好发部位,甚至可是某些糖尿病患者的首发表现。此类患者如能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可得以保肢和挽救生命。

损伤分型

1975年Main和Jowett曾根据损伤机制提出过1个分型系统,但接受度并不高。与之相反,由Qu′enu和Küss在1909年提出的分型系统得以广泛的应用。1982年,Hardcastle等对之进行了改良,共包括了分叉型、孤立型和同侧型3种损伤模式。此分型系统的优势在于标示出暴力或能量在中足不同区域的入口和出口,这正是中足损伤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最初的分型系统中,中足损伤被分为3型:A型,为整体分离;B型为部分分离;C型为分叉型分离。而在1986年,Myerson对后2型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分为B1型,部分分离内侧移位;B2型,部分分离外侧移位;C1型,分叉型分离部分移位;C2型,分叉型分离整体移位。在他们的分型系统中,不仅纳入了跖跗关节损伤,还包括了楔骨间和舟楔骨关节(图.5)

图.5 跖跗关节损伤的Myerson分型。图中箭头表示分叉型损伤

中足损伤的诊断

足部疼痛、肿胀伴跖侧瘀斑的患者应高度怀疑中足损伤。中足损伤的初诊漏诊率可达20%。应进行标准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足正位、侧位及斜位X线片,拍摄斜位片时应注意与跖跗关节平行。如果内侧楔骨与第2跖骨分离>2mm,则提示失稳(图.3)。X线片上的“斑点征”也是跖跗关节损伤的病理表现,通常位于第1、2跖骨基底部,提示Lisfranc韧带损伤所致的小撕脱骨折。CT扫描可更好地了解骨折模式,但由于CT仅能显示静态影像而无法进行负重位检查,所以不用于中足稳定性的判断。但“斑点征”或发现撕脱骨折,即使骨块很小也可提示中足失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