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战2》读后感精选10篇

时间:2022-11-24 16:00:01 作者:壹号 字数:26763字

《我的抗战2》读后感精选10篇

  《我的抗战2》是一本由《我的抗战》节目组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3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抗战2》读后感(一):“崔永元制造“

  《我的抗战》是一组电视节目,我只看过这两本书。

  当事人口述历史,以这种方式再现,冲击力很大,感同身受,让人百感交集!

  历史不再是long long ago,它就在你身边,是爷爷奶奶的亲身经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老了,走了。那些真实的历史呢?

  “历史不能被遗忘,是的,绝对不能!”

  附上封底的一段话:

  “我们不是煽动仇恨,也绝不希望以此激起民族仇视和对立。我们想让大家知道,战争对人的残害到底有多严重,影响有多久。”

  谢谢小崔们!

  再附:从书里走出来,感叹:生活真美好!

  《我的抗战2》读后感(二):我们不要战争

  战争是单纯的,灵魂暂由上天保管,肉体在生死之间徘徊;人是相似的,同样的血肉之躯,同样的悲欢离合;政治是冷酷的,模糊了是与非,搅弄着忠和奸。

  在灰烬里,没有人是胜利者。只有政治在狂欢,在庆祝。留下奄奄一息的百姓,在废墟中重新生长,像那些烧不尽的野草。

  死去的人,为了什么而死?活着的人,又为了什么而活?两个答案相同么?如果,答案是不同的,死去的人或许不必死,活者的人恐怕不得活……

  《我的抗战2》读后感(三):战争机器

  电视剧《我的抗战》和书本《我的抗战》一脉相承,但是书本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在这个情绪比较激昂的岁月里,一本书的含义往往会超越这本书本身。

  对正面战场的描述已经在许多书中有所涉及,所以我的关注点是战争中的军人,怎样被磨练成为战争机器中的齿轮。书中有一段对远征军的描述,讲远征军在缅甸,抢寺庙里的佛像,杀和尚。撤退时留下的伤兵又被和尚杀死。对远征军来说,出国是为了完成光荣的任务,可是到了异国他乡,在杀戮之后,就是浓重的思乡情绪。可以说,远征的国军,和远征的日军,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交集。都是强大的部队来到弱小的异乡,结果都是受到当地人民的怨恨。一边是崇高的使命,另一边是龌龊的发泄,夹在中间的,是不屈的战魂。

  《我的抗战2》读后感(四):小絮叨

  口述历史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形成了一条细细的历史红线,而这条红线流淌着激情的血液。 当然我的官方说法是,历史要尽可能尊重原貌,客观无情。说白了就是回首政权的更迭与经济的流转,政治赢家才能彪炳千秋,即便是独裁者在历史里也不过是个符号,

  人这个属性在我D的历史教科书里被大大的弱化了。 可在我内心里,人才是历史的主体,每个人在他短暂的一生里耕耘着自己的史记,再平凡的一个人一辈子也存留了太多有意义的史实,只要他与那个时代发生了联系。因为微弱所以不值得记录与留下了吗?恐怕不是吧。 撰史与写传记一样,是追求效率的产物,所以少了匠人的真情。 因此看这里诸多班长驾驶员学生兵基层主官说的话,会觉得很柔和,至少不是像被强行输入意识形态的那种。就像你妈妈与其天天跟你说好好跟楼上光芒万丈的小芳多学习,倒不如直接让你跟对门的雀斑妞儿一起堆沙子顺道学学立体几何,效果兴许来得更好。

  轻度关山千万里,一朝际会风云。陈纳德的飞虎队(AVG 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的奉献精神真的挺震撼我的,他们单纯的笑容越过了国界这道坎。扪心自问,这并不容易。

  《我的抗战2》读后感(五):我的抗战,口述历史。

  口述历史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形成了一条细细的历史红线,而这条红线流淌着激情的血液。

  当然我的官方说法是,历史要尽可能尊重原貌,客观无情。说白了就是回首政权的更迭与经济的流转,政治赢家才能彪炳千秋,即便是独裁者在历史里也不过是个符号,人在我D的历史教科书里被大大的弱化了。

  可在我内心里,人才是历史的主体,每个人在他短暂的一生里耕耘着自己的史记,再平凡的一个人一辈子也存留了太多有意义的史实,只要他与那个时代发生了联系。因为微弱所以不值得记录与留下了吗?恐怕不是吧。

…… 此处隐藏6048字 ……

  他们在纪念从那一刻开始的和平?但愿如此。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1945年8月21日在湖南芷江进行的受降仪式作为一个标志,好像从那一天起日军正式投降了,但从史料中看,那一天的日军投降代表并不是冈村宁次,而只是他的副官今井武夫一行人。他们也没有携带任何降书顺表之类的东西。有资料说,那一天,日本人说,我要投降了,但是,我需要派一个副官跟你们的总司令坐下来好好谈谈该怎么投降。

  10天之后,日本人在美军的军舰“密苏里”号上向盟军投降了。据说在那一天,“密苏里”号上的所有参加受降仪式的美军都摘掉了他们的军阶标识,因为他们觉得如果以军人的规格接待日本投降代表,他们不够资格。

  然后是7天之后的南京。关于那场受降仪式的记忆,赵振英老人的讲述比我在片子里面描述得更加翔实,但赵振英老人表现出最兴奋的地方,却是他们穿着定做的马靴、马裤和崭新的美式军服,全部都是当时最好的装备。

  总是听人说,人只会关注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

  于是,我们就只能看到1945年的全民欢庆和日本人的垂泪叩首,但真正的历史是这样的么?

  我不是想清算也不是想翻旧账,只是我不想让一段片面的历史留个后人,尽管我无法将历史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但是至少在多年之后,会有人想要弄清楚1945年的那个夏天的那场胜利。所以我把梅汝璈在日记中的那句话反复吟哦。也许很多人会忘却,也许很多人会嘲笑,但是我相信会有那么一些人记住。

  历史,不能被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