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隆戈人的猎头经典读后感10篇

时间:2022-11-24 14:01:31 作者:壹号 字数:51043字

伊隆戈人的猎头经典读后感10篇

  《伊隆戈人的猎头》是一本由【美】罗纳多·罗萨尔多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隆戈人的猎头》读后感(一):《伊隆戈人的猎头》读后感

  作者希望读者们能将伊隆戈社会理解为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整体,而不是一系列内部结构。作者并未设定一个不变的单位,所有考虑的要素似乎都处在会变的状态中,读者读下来很难感受到所谓的社会整体。总之,作者在叙事方法上似乎有意回避建构伊隆戈的社会结构。我能看到伊隆戈人社会生活要素之间的关联,但关联似乎是无序和偶然的,因而读该书时产生了混乱的感受。作者的研究和写作方法有些另类,他对既往结构主义的研究范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只是从读者的角度来讲似乎并未读懂到他所想要表达的效果,在一些专业人士的反驳声中听到了“不是没有社会结构,只是缺乏洞察力”的说法。也有读者表示弄不清楚伊隆戈人的亲属和部落关系,这方面我也有体会到,不过不清楚是否是自己读得遍数还不够多的缘故。我想阅读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思考历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虽然他做出的新尝试未必算得上成功。

  《伊隆戈人的猎头》读后感(二):加入歷史的觀點(zz)

  加入歷史的觀點

  吳建翰

  在《依隆戈人的獵頭》中,Rosaldo回顧了William Jones對菲律賓Ilongot人所做的紀錄,發現他沉醉在異國情調的浪漫追求中(1980:2)。Jones以傳統同時限的民族誌模型來觀察Ilongot人,把他們描繪成純真中帶有野蠻,結構簡單卻又難以理解的社會(Rosaldo 1980:8)。除此之外,從Jones對Ilongot人的理解中,還可追溯出他自己的生命歷程和美國文化的影響(Rosaldo 1980:5)。所以,Rosaldo認為缺乏歷史觀點的社會結構相關研究是不夠充分的,應從歷史觀點去理解原始社會(1980:1)。

  但是,由於原始社會並沒有文字記錄,也就缺乏社會制度發展的相關文獻資料,即使有也是來自異族帶有偏差觀點的紀錄,故Rosaldo認為以往的歷史研究多半出於臆測,形成所謂「偽歷史的推測」,也就是Radcliffe-Brown用他科學的比較方法所極力批評的(1980:25)。但Rosaldo認為Radcliffe-Brown完全沒有理解到歷史人類學的價值,他提醒了人類學家「歷史」是可以藉由傳統歷史學所注重的文字書寫以外的方式再現,並賦予不同年代不同的意義 (黃應貴2006:16-17)。也就是說,不同民族會因為自身文化影響而對事件有不同的解釋,研究者要注重傳說故事與真實歷史間的相關性,而用當地人的獨特歷史意識來解讀,這種想法在Sahlins的《歷史之島》中再度得到發揮。

…… 此处隐藏14735字 ……

  这样他就超越了萨林斯那种通过文化接触来解读结构和事件的模式。萨林斯那种模式,简单来说,西方殖民者的到来是事件,改变了当地的结构,由此发生了历史。但他依然只关注了单个的事件对结构的影响,这种研究依然是静止的,共时性的。而罗萨尔多是真正做到了将事件、结构和历史放到一起来讨论,并通过民族志这种独特的载体的来呈现。

  有人将罗萨尔多称为后结构功能主义,我认为这个说法是基本成立的。罗萨尔多没有放弃结构分析、功能分析等这些人类学最有力的理论工具,又借助历史将历时性分析真正有效地引入了对伊隆戈人社会的研究之中。

  参考文献:

  [1] 克斯汀·海斯翠普:《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罗纳多·罗萨尔多,张经纬等:《伊隆戈人的猎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3]Peter Burke, The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of Early Modern, Italy: Cambridge, 1987;

  [4]谢丽·奥特纳, 何国强: 《20世纪下半叶的欧美人类学理论》,《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5]埃文斯-普里查德,冷凤彩.:《论社会人类学》,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