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 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有感

时间:2022-11-24 16:32:36 作者:壹号 字数:32字

读<<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 三江小学 叶涛(2015/6/30)

本书作者赵希斌,细致的分析了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如:聪明的学生不爱学习、换了老师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勤奋的孩子成绩上不去等一些常见问题。在书中我了解到,学习动力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它能为学习提供能量,优化学生的学习首先就是提升学习动力。如果一个学生不爱不学习,待在学校的这些年的时间就没有充分利用,甚至被浪费,这将是不可逆的巨大损失。这样看来,我们了解每一个孩子,从他们的困难源头入手,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就更凸显学习心理学的优势所在。

我们作为教师,要了解自己的服务对象,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就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有以下的一些肤浅体会:

一、学生很聪明为什么却不爱学习

首先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先天偏好有关,我们一方面要理解学生,不要强迫学生学习;另一方面要优化教育教学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学生的体力和精力有个体差异,要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辛苦,不能一味抱怨其“不努力”;同时还要提高教学技能,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法,避免重复、低效的教学引发学生的疲劳。要给学生设置适合他的、恰当的学习目标,布置其经过努力能完成的任务,帮助其获得成功并体验成功的感觉,提升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强化其学习效能感。让学生体会父母的期望,思考学习对

其人生的意义,强化其对学习的责任心,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最后,每个学生的可塑性不同,教师和家长要接受这一客观事实。在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的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对比较“执拗”的学生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唤醒其主动学习的愿望。 二、成绩不好的学生还有出息

首先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人才,不同的职业对人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要从学生未来在社会中的“职业角色”反过来审视他们在学校应得到怎样的教育、获得怎样的发展,将学生的学习与其未来的发展更紧密的联系起来。既然现实的情况是不可能每个人都上大学,我们的教育就要给那些上不了大学的孩子另外的出路,让门未来在社会上一样过得幸福、有尊严。

其次智力是多维度的,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有可能“很聪明”,在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智力上表现突出。当我们不用成绩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的话,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更要给予鼓励,不断地尝试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认识并施展自己的才华,提高其自信和学习动力。

最后,当学生在求学、考学这条道路上苦苦奔跑的时候,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和他们一起抬头看看远方的目标,看看这个目标是否适合学生,

三、学生很勤奋为什么成绩上不去

(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训练他们学会“聚焦”,学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丰富学生的记忆与积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最

高效,将新的、陌生的识记内容与已有的、熟悉的内容联系起来,就会使记忆变得非常牢固,而且记忆过程也会很轻松。

(二)要促进学生的理解与领会。“概括”、“抽象”和“推理”是理解的核心思维过程。由问题驱动的理解更主动、更高效。理解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帮助学生理解某些内容时,一定要注意“铺垫”,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理解目标内容补充必要的知识基础。

(三)要鼓励学生应用与实践。应用实践能力的核心思维过程是“迁移”,包括层次较低的情境迁移和层次较高的类属迁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给学生布置真实的、真正的任务。 (四)要激发学生反思与创造。提高学生的反思与创造力一定要打破“标准答案”、“唯一答案”的桎梏,鼓励、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五、还有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东西

其一,品德的培养应渗透在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要在认知、情感、行为等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品行。在认知方面了解善恶与对错;在情感方面亲近、认可、向往良好的品行;在行为方面恪守道德准则。

其二,良好的品行包括善良、宽容、谦逊、真诚、中正、有礼貌有教养等六个方面。

善良包含同情和悲悯、友好和利他两个核心成分。宽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上的兼容并包,二是行为上的宽厚与容忍。谦逊

…… 此处隐藏242字 ……

(2)培养学生的坚韧与乐观有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是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二是优化学生的归因方式。

(3)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旦被激发起来,学习就会变得主动、愉悦、高效。保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教师和家长的职责。 (4)教师和家长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他自己”的任务,别人无可替代。贴得太近、跟得太紧、管得太多,会导致学生失去自主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教师和家长应以“亦师亦友”的态度和学生交流或提出建议。

(5)合作的前提是相互的尊重和理解,合作的要义是分工、互补与分享。教师和家长要培养学生形成分享的意识以及宽容的心态,引

导学生正确处理合作过程中的压力、竞争和矛盾,培养学生具有制定规则、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6)高效的学习意味着“在恰当的时间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这就需要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有效规划自己的学习。

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从生活细节入手。行为习惯的养成要经历不同的阶段,相应地也应运用不同的方法。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能用部分心理学的知识去掌握学生学习中遇到一些困惑,以便于教师创造和利用各种有利因素进而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积极的学习习惯和正确态度;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总结教育经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