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教案

时间:2022-11-22 16:10:33 作者:壹号 字数:2218字

语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 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 学习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 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 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学习过程]

(一)简介作者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

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课文题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 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思考:

1. 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了什么道理?

3. 为了说明道理,作者使用了什么事例?

4. 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要掌握哪些字、词、句?

…… 此处隐藏0字 ……

(四)生字正音记形: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拂士( bì) 同“弼” 空乏( kōng )

(五)课文分析

第 1 段

内容把握